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的政治铁律:不许搞分裂

(2014-01-17 03:22:23)
标签:

不许分裂

投机

既得利益

历史包袱

审判

杂谈

分类: 七嘴八舌
美国的政治铁律:不许搞分裂

陈九

美国250来年的历史是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国土不断扩展,从美东十三州,跨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和俄亥俄河,一路向西南蚕食。我读书的俄亥俄大学建于1804年,当时号称西北边陲第一所大学。那年是嘉庆九年,法国拿破仑登基之年,铁嘴铜牙纪晓岚去世之年。没人在意美国多了一所大学,甚至没人在意美国。

但接下来的半个世纪,美国相继从法国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吞并了得克萨斯共和国,占领了墨西哥共和国的加利福尼亚省,一跃成为北美大国。美国的政治传统是在扩张中建立的,美国人的政治共识也是在扩张中强化的,那就是,无论政治分歧多大,国家扩张是方向,国家统一是底线,任何人不能破坏这个铁律,否则必诛之。

可事情也有坎坷。

当时美国普遍实行蓄奴制。欧洲文明本身就有蓄奴传统,早在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就已大量使用摩尔人,腓尼基人做奴隶。美国那时以农业为主,急需大量人力,特别是大农场主们,对黑奴的使用尤为典型,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等都是奴隶主。黑奴买卖是当时一项重要产业,有专门的掮客,繁殖场,和集散地,所谓加勒比海文化就是建立在黑奴交易之上的商业文化。

美国北方港口当时被英国封锁,经济困难,与南方的农业繁荣对比鲜明。经济反差导致政治动荡,集中体现在是否废除蓄奴制的争论上。原本这是个通过协商立法可以解决的问题,废奴制的前景已十分明显。遗憾的是,任何一项基本制度的改变,都难免产生利益真空,总会有搅局者浑水摸鱼,以图火中取栗。他们的策略是,占领道德高度,在批判蓄奴制的同时,鼓动一些农场主反戈一击释放奴隶。于是舆论哗然,常有农场主为蓄奴而道歉的报道,一时间道歉成为时尚,走马灯一样争先恐后。这些人的目的是,一要洗清自己,用道歉抵消原罪。二是在未来废奴制的新政体中积累资本,以开国元勋的面目获取特权和既得利益,任何改朝换代都有这种摇身一变的投机者。

于是原本的协商局面不复存在,矛盾激化了,南方十一州宣布独立,美国终于走向分裂。明明是当朝贵族,既得利益者,在占据巨大利益后反咬一口,这种人必有所图!他们将百姓玩弄于股掌之上,左右都是他的理,当年蓄奴制的卫道士,突然间变成废奴的旗手,为政治投机不惜分裂民众分裂国家,将美国拖入南北战争的深渊。

林肯总统保卫了美国的统一完整,美国从此接受了国家不容分裂的严峻教训。任何导致人民分裂的政见都是不被允许的,像堕胎,同性恋等涉及宗教信仰的话题,美国都不讨论。美国从不为黑奴制,排华法案,排日法案等可能引发民众分裂的话题立法道歉,只做不具任何法律责任的同情宣示,美国从不会因蓄奴或屠杀印第安人而审判谁,从不让今日美国背过去美国的包袱,从不让历史问题成为纠缠美国的噩梦,美国因此才得以轻松向前,并且越来越强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