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离不开潜规则
(2010-09-20 23:25:38)
标签:
浙江一批经济发展《亮剑》潜规则杂谈 |
分类: 茶余酒后 |
经济发展离不开潜规则
按:本文来自一个同学会的内部网站。经发文者本人同意,贴在这里,以飨读者。
最近心情特别不好。如话说的不对,弟兄们就使劲拍砖。今天想说说一些经济发展的潜规则。
十几年前接了个南方某地课题。与老板一起吃饭时,他讲了对“小姐”的看法。这个老板是市长助理,当然是当地为了发展经济,让他挂了个虚职。但这个虚职使他生意有了信誉,在竞争时有了优势。他说,一次他问市委书记,说咱们这里有那么多“小姐”,有的公开在街上拉客,你真不知道吗?你真就不想管吗?书记说,我怎会不知道?我能管吗?你也知道,咱们这里是山区,也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人家谁到这里投资啊。你要没点这东西,谁还到你这里来呀?你让我快速发展经济,连点人气都没有,你让我咋办?所以为了发展,地方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有啥招使啥招。过去网上不是讲几大“铁”吗?其中一条就是一起嫖过娼的。大家在一起办了坏事,就啥也不说啦,就成铁哥们了。要钱,我就贷给你;要项目,我就批给你;要投资,我就到你这里来。因此,“小姐”为经济发展搭了个平台。这些都放不到桌面上,大家知道基层是怎么回事就得啦。
还是十几年前,社会上都在积极打假。可你到下面看看,当时县里穷呀,政府有时都开不了工资,更别说学校教师工资啦。学校净是危房。县里说,我的财政就是靠这几个造假的厂,你让我打了,完全可以,但你上面得给拨钱。可上级财政也没钱呀。那咋办?没办法。所以当时省长看了后说,不打假,不得了;打了假,了不得。
当国有企业全行业亏损的年代,我去某市调研,看了许多厂,亏得根本没法翻身。私下里,我搂着当地经委处长的肩说,你给我说句实话,国有企业三年能解困吗?他说,咋不行?完全可以。我说你企业都亏成这样了,靠什么解困?他说,好办。破产一批,卖掉一批,转制一批,上市一批,兼并一批。不就解决啦?后来还真的解决啦。
现在基层工作仍面临许多问题。但他们基本都用不规范的方式解决。这就理解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多年前在计委时,省农调队给出一个产量数,到统计局党组讨论时,就上调了。但这还在统计允许的误差上限。可到了省常委会,又上调了。最后就这样报了。我当时就说,中国统计虚报的太多,快出事了。可过了十多年了,也没出事。才发现,咱们虚报,人家浙江等在瞒报。虚瞒相抵,还就差不多了。所以区域间的真实差距,远比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大得多。而且各地统计总是与国家统计对不上数,要反复调整。
其实你看看《亮剑》中的李云龙就知道了,实际办事的人难啊。红军过草地前,前面部队把粮食都收走了。李部收不到粮,你让他咋办?总不能看着弟兄们饿死吧,也不能散伙吧,那只有抢了。其实那也就是强买,也可能钱给的不足,反正钱也全花了,有粮就拉吧。你还能真把他毙啦?还有他没武器,私自调部队打仗抢装备,这都是犯纪律的事。可你上面又不给装备,你让他咋办?
下面要发展,净是办出格的事。你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别闹出事就得。那你想这能不出腐败吗?能不出“三鹿”奶粉的恶性事件吗?所以下面干事的人,太正规了就什么也别干了。其实许多县领导也是骂那帮大款、老板。但表面上你不哈着他们行吗?那都是财神爷,惹不起啊。说到底,就是掌握个度,也就是要控制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