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代课教师”给不拿结婚证女人的警示
(2010-01-07 10:40:57)
标签:
代课教师拆迁清退杂谈 |
分类: 生活 |
代课教师,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没有任何“名分”,却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代课教师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据报道,西部地区代课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20%。教育部宣布,2010年,将清退目前仍然存在的44.8万中小学代课教师。
“买一台4000元的电脑需要工作100个月,买一部1000元的手机需要工作25个月,买一瓶3元钱的绿茶饮料需要工作两天……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不吃不喝”——这是一本名为《乡村代课教师》的书中描述的每月40元工资的西部乡村代课教师购买一些物品所需的工作时间。尽管现在他们的月工资涨到了200元。尽管拿这么低的工资,这44.8万人,在2010年,在教育部的一个“清”字命令下,仍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2009年,中国GDP总量为333244亿元,而支付代课教师后半辈子的工资,也许只需要一座中等城市一栋大楼的价钱而已。
看来,教育部还是很会为纳税人节省开支的。不过,我还想说一个数字:2009年,中国的公车、公费吃喝、公费旅游的三项消费已经突破一万亿人民币,以13亿人来承担,每人需拿出700多元。不知道国人是不是该感谢教育部为纳税人的精打细算。只是,将弱势群体代课教师扫地出门这种于情于理于法(合同法)都不令人待见的做法让人心寒。教育部教育了我们“血腥”和“残酷”的真正内涵;教育了我们不要悲天悯人和以情动人;教育了我们不要对没有名分的事情抱有幻想。同时,给了许多因为爱着男人不要男人给什么名分的女人以一种血淋淋的警示。
代课老师与女人都曾有过美丽的青春。只不过,代课老师许身于教育,女人许身于男人。代课老师被清退是因为没有名分,而不拿结婚证的女人假如有一天因为与自己同居的男人有了更好的选择,他也会将女人一脚踢出门去。
好一个“清”字了得!
一个“清”字,表明了教育部的改革力度和气魄,表明了对代课老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轻薄与绝情,也表明了教育当局颠覆了教育本身的职责要义。什么是教?你自身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起到什么样的教化作用?什么是育?你的心灵和体制承载了什么样的善与恶?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时候,你奉献你的青春年华,我状况改善之后,尽管你风烛残年也给我滚蛋。至于生计,你自己负责!谁叫你没有名分!
“清退代课教师”给不拿结婚证女人的警示是:没拿结婚证的赶快拿结婚证去。别以为证只是一张纸,它是名分,是别人不敢把你随便扫地出门的法律依据,否则,等你人老珠黄的时候,哭,都来不及了。当然,主动离开代课教师岗位给人当奶妈的除外,不爱伴侣的女人除外。
不过,写到最后,我又否定了自己的某些说法。
其一,代课教师还不能与不拿结婚证的女人相比,代课教师是想拿证的,可哪知遇到的是教育部这样的寡情绝情男人,同居可以,十年二十年,我要你的青春和才情。拿证,不行。因为这个男人压根就没打算给代课教师转正,后面有成批成批热血沸腾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呢。
其二,人家买房子不是拿了房产证和土地许可证吗?拆迁的时候,还不是照样被扫地出门?你自焚也好,跳楼也好,只能成为一个让人一声叹息叹息一时的民间烈女。
看来,有时候,证,也是靠不住的。
毕竟是一张纸啊!
这可如何是好?拿,还是不拿?我的意思是,还是拿一张的好。倘若有一天,哭闹的时候,没有手帕,拿它擦擦鼻涕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