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疆旅游音乐舞蹈 |
分类: 经济/历史/社会 |
《南疆游感(六):曾经引领华夏的乐舞》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音乐舞蹈极盛的地方,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曾经引领过中原地区的艺术,影响非常深远。
隋唐时期,中原民间“家家学胡乐”,李白等大诗人都在其诗歌作品中谈到西域歌曲,宫廷音乐实际上就是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为主,喜欢音乐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分别钦定过“七部乐”、“九部乐”和“十部乐”,其中,西域音乐分别有三部、五部和七部,其中,《龟兹乐》被称为“胡乐之首”,因此,西域音乐在当时的中国音乐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而且,相应的龟兹音乐理论“五旦七声”的传入,促进了汉民族乐律体系的全面完善。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说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
在乐器方面,龟兹吸收了中原地区的笙、箫,埃及、西亚地区的箜篌、琵琶,印度的铜拔,形成了羯鼓,成为八音之领袖。
新疆舞蹈中值得称道的是《十二木卡姆》,它是一种很特别舞蹈精品。《十二木卡姆》是集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古典文艺,是在新疆古代乐曲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阿拉伯、波斯等伊斯兰教国家的乐器、乐曲,逐步演变成一种大型民间套曲,共有十二套大曲,每套组曲均有三部分组成,歌词多位名诗、歌谣和民间故事诗。历史上,《十二木卡姆》曾经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整理,因为《十二木卡姆》都是艺人师徒口传心授的,建国以后,政府多次派专家进行大规模的收集和录音,并出版了音像资料。
我在喀什工艺品厂参观时,曾有一幅精美的织毯《十二木卡姆》挂在醒目的地方,可见,《十二木卡姆》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博主前十篇已发表博文目录
《关于杭萧钢构案维权的严正声明》
《南疆游感(五):五花八门的宗教》
《征集委托代理,为杭萧钢构投资者维权》
《南疆游感(四):语言文字的宝库》
《南疆游感(三):〈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和口述文学》
《南疆游感(二):林文忠公在新疆》
《南疆游感(一):屯田是千古之策》
《立案调查闽越花雕,应尽快结案》
《基民实施基金银丰封转开,应当依法进行》
《从杭萧钢构等事件看投资者如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