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表过的文章 |
像理财一样管理品牌
尹小山/文
管理品牌就像王熙凤管理荣国府一样,各种人三六九等,品行各异,嗜好不同。之所以将品牌比喻为人,更在于一种产品或者服务之所以能够成为品牌,是因为消费者赋之人性,即消费者从看一个人的角度去看待产品、服务甚至公司企业。我们所评价品牌时所用的名次,例如“可值得信赖”、“可靠”、“创新”、“质量”等,几乎都可以用到人身上。
王熙凤管理荣国府,除了有背后贾母的鼎力支持外,第一需要有过人的观察力,能把贾府里的各色人等的脾气、秉性、嗜好以及影响力等摸个透亮,第二需要有各种手段,或者说工具管理这些人等,这既要包括“看人使眼色”,更需要后来的“调包计”这样的手段。英文中有个词,是Portfolio,韦伯斯特的辞典第一解释是“一种折叠的夹子或者盒子,用来装散纸、图片或者手册等。”证券投资中经常用到这个词,并常被翻译成“组合”,即通过同时增持和减持具有不同风险特质和收益特质的投资品种,达到风险最低、收益最大的目的。如果将贾宝玉、林黛玉等比拟成凤姐的投资,那么王熙凤无疑就成了一个理财高手。
在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目标指导下,理财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根据时局的变动观察投资品种之间的关系,因为既定投资品种的价值体现在同一组合中其他品种的价值。对于品牌管理来讲,也是如此。因此,就出现了“Brand Portfolio”一词,我们可以暂且称为“品牌组合”。
顾名思义,组合肯定是多种品种聚集而成,所以有必要进行品牌管理的公司,必定是拥有多个品牌产品,同时这也是针对不同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营销的结果。市场细分,利用具有差异的产品品牌覆盖具有不同特征的子市场,这是任何公司一旦走出生存危机后必然的战略选择。由此,任何公司在成长中即遇到品牌组合管理的问题,在成为大型公司后更加如此。
但是,既然是针对不同特质的细分市场,这意味着产品或者服务本身具有差异性,例如在价格、质量、外形、使用方式等,甚至在推广的方式以及所赋予的人格化特征等方面。那么,怎样将这些不同属性的产品或服务归纳到统一的架构中,却并不影响到这个组合整体所传达出的信息?换句话说,贾宝玉的痴、林黛玉的酸、贾二爷的油,以及焦大的粗,这些元素在王熙凤的管理中,怎样才能调节好关系,在保持自身与众不同之处的同时,组合在一起不伤害贾府威严、仁慈的外界特征?如果处理不好其中的关系,对公众传播出去的信号,有很大可能是模糊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消费者对此的反应只能是退而远之,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竞争对手的替代品。
一个很简单的案例:2004年春末,一家北京现代的广告公司主管在描述索纳塔乘用车时这样说,这款车主要针对30岁以上,在事业上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准成功人士。然而,索纳塔自从竞标成功成为北京市出租车后,其销量就一直处于冷处理状态。准成功人士是不会青睐索纳塔的,因为这个处于快速上升通道的人群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而让他们与北京出租车司机归入同一个群体,那是打死他们都不会干的。
既然要在组合的框架下进行管理,就像泰森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样,就要有组合战略。所谓战略,即需要思路,也需要工具。用领袖的话讲,即需要确定路线,也需要执行干部。然后,还要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即支持性的外界因素,努力达到最终的目标。
所谓的思路,简单的讲,就是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特质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考察并确定每个品牌的差异性和关联度。差异性,是针对竞争对手而言的,即要始终保持与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并努力将这种不同转化成消费者头脑中的价值。关联度,则主要针对目标市场而言,即自己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正好适合于目标的需求,不能有“消费者需要灯泡,我们送上一支蜡烛”的现象发生。
无论是差异性和关联度,具体到某一项产品或者服务,则需要一连串的工作要做。我们经常听到企业领导在讲话中提出“一定要大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更有不少公司领导上来就问:“你说,我怎么才能提升我的品牌啊?”这种问题背后,一般有两个事实存在:第一,这样的公司肯定没有做过与品牌相关的市场调查;第二,这样的公司领导需要的是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快速解决方案,没有长期投入和积累的概念。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在进行任何品牌管理之前,首先要把基础工作给做扎实,最基本的则是品牌身份识别系统的建立,如果必要,则需要对旗下的品牌进行审计工作,其中就牵涉到大量的调查工作。例如,建立品牌身份识别系统不仅在于设计了Logo,并贴在公司的信封、网站、手册、说明书、卖场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让接触品牌的消费者能够感知到其要传达的信息,让公司员工真正领悟到品牌所蕴含的价值观。如果公司在卖场建立了全面的品牌标志,一位顾客对产品非常感兴趣,但却由于销售员恶劣的态度甩手而去,这样即使顾客牢记住企业的品牌标识,在他头脑里赋予这个品牌的含义也只能是极其负面的。
更有甚者,有的公司一边在售卖口碑不佳、低质量的产品,一边还在通过各种市场手段极力诱骗其他人上钩。质量、创新、使用体验是任何品牌产品所要包含的要素,任何要素都缺乏的产品,首要的任务是要打下成为品牌产品的基石。
这就像理财一样,只有在有财的情况下,才感觉到理财的必要;而在有资格理财之前,还是先赶紧去挣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