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九十六——一狐之掖
(2024-05-28 07:57:38)《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九十六——一狐之掖
一狐之掖,语出《史记·商君列传》。狐:狐狸;掖:通腋。成语同“一狐之腋”,通称胳肢窝,也特指兽腋下的毛皮,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
《史记·商君列传》篇曰:“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
《史记·商君列传》篇中说道:“商君说:‘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相同,父子之间没有区分不同,男女老少同室居住。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旧俗陈规,制定男女的区别,分居而住,修建了很多悬示政教法令的门阙,把秦国营建如同鲁国、卫国一样。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相比,谁更高明?’赵良说:‘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只狐狸的腋毛贵重,一千个人随声附和比不上一个士人的直言争辩。周武王因为允许大臣们直言争辩而使国家昌盛,商纣王因不喜好大臣进谏而使国家灭亡。如果您不认为周武王的做法是错的,那么,请允许我始终直言而不受责难,可以吗?’商君说:‘常言是这么说,表面上动听的话就好比是花朵,直言不讳的话就如同果实,听来逆耳的话就好比良药,谄媚奉承的话就如同疾病。您果真肯始终正义直言,那便是我的治病良药。我将以您为师,您又何必拒绝与我结交呢!’”
成语一狐之掖所涉的史事,和赵简子有关。春秋末期,晋国卿士,也是赵国的奠基人赵简子,十分喜欢周舍直言不讳。周舍曾经立于赵简子门下三日三夜,说自己愿意效犬马之劳。周舍死后,赵简子每天只能听到一遍颂扬与赞美之词,他非常失望,认为众多平庸之人不如周舍,就像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