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九十五——一饭之德
(2024-05-27 06:01:56)《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九十五——一饭之德
一饭之德,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一顿饭;德:恩德。成语的意思是指微小的恩德。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篇曰:“范睢既相,王稽谓范睢曰:‘事有不可知者三,有不可奈何者亦三。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君卒然捐馆舍,是事之不可知者二也。使臣卒然填沟壑,是事之不可知者三也。宫车一日晏驾,君虽恨于臣,无可奈何。君卒然捐馆舍,君虽恨于臣,亦无可奈何。使臣卒然填沟壑,君虽恨于臣,亦无可奈何。’范睢不怿,乃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非大王之贤圣,莫能贵臣。今臣官至于相,爵在列侯,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三岁不上计。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范睢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篇中说道:范睢做了秦国的相国之后,王稽对他说道:‘无法预料的事情有三件,没有办法处理的事情也有三种。君王说不定哪一天死去,这是第一件无法预料的事情。您突然死去,这是第二件无法预料的事情。假使我突然去,这是第三件无法预料的事情。君王突然去世,您就算因我没有被君王重用感到遗憾,也没有办法。您突然去世,您即使为还没有报答我感到遗憾,也没有办法。假使我突然死掉,您即使因不曾及时推荐我而感到遗憾,也没有办法。’范睢听了以后觉得不高兴,就进王宫对秦昭王说道:‘没有王稽对您的忠诚,就不会有人把我带进函谷关;没有大王这样贤能圣明的君主,就不能使我显贵。如今我的官做到了相国的位子,爵位也被封到了列侯,但王稽还只是一个为大王传达命令的谒者,这不是他把我接纳到秦国来的本意。’秦昭王于是召见了王稽,任命他做了河东郡的郡守,并向他许诺,三年之内不用到朝廷呈报郡内的赋税收入总目。范睢又举荐了郑安平,秦昭王让他做了将军。范睢于是拿出自己家中的钱财,全都用来报答那些在他遭受困难辛苦时帮助过他的人。即使对他有一顿饭恩德的人也必然要报答,而对他有瞪过一眼那样的仇怨的人也必然会遭到报复。
成语所涉的人物是范睢。他是战国时魏国芮城人。曾出任秦昭王的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纵横家、军事谋略家。范雎善辩,到秦国后,上书秦昭王,得到召见,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认为韩、魏与秦接壤,在地理上有“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的重要战略地位,是秦向外兼并发展的首要目标。这些主张以后基本上被秦昭王采纳施行。范雎即被拜为客卿,谋兵事,深得昭王信用。他又进说秦昭王,指出太后擅权,“四贵”用事,恐致“卒无秦王”之危。昭王遂于四十一年(前266年),下令废宣太后,逐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于关外,并拜范雎为相,封于应,号为应侯。任相期间,推行远交近攻战略,屡败列国。长平之战,白起大败赵军,坑杀赵降卒四十多万。白起主张乘胜破赵,他忌白起功高,允赵割地讲和。继又谗杀白起,举郑安平为将,王稽为河东守。后郑安平围攻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失败降赵,王稽因与诸侯私相交通而坐法诛,他忧惧谢病归相印,不久病死。范雎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原则,不仅在当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