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一十八——衣不完采
(2023-07-21 07:35:47)《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一十八——衣不完采
衣不完采,语出《史记·游侠列传》。成语的意思是,所穿的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某人衣着朴素。与衣不重采词义相近。
《史记·游侠列传》篇曰:“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史记·游侠列传》篇中说道:“鲁国的朱家,和汉高祖是同时代的人。鲁国人大多接受儒家的思想教育,但是朱家却以行侠而闻名。被他隐匿、救助的豪杰之士数以百计,其他的普通人更是不计其数。但他却从来不夸耀自己的本事,不为自己对别人施以恩德而沾沾自喜,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的人,他也唯恐再见到他们。他救济别人,先从缺衣少食的贫贱人家开始。他没有多余的钱财,衣着朴素,饮食简单,乘坐的不过是牛车。他专门去救助别人的危急,看得比自己的私事还重。他曾经暗中帮季布将军脱离困境,后来季布发达尊贵了,他却终身不见季布。关东的人,没有人不渴望和他结交啊。”
《史记·游侠列传》篇是极其重要的一章。司马迁所关注的这些人,都是被认定为“罪已不容于诛”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只是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作者不但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同时对迫害他们的人也表示了极大愤慨,揭示了汉朝法律的虚伪和不公正的本质,表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和《史记》一书的人民性。
此文不但善于叙事,且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行文中“咨嗟慷慨,感叹宛转”,处处倾泻“愤激”与“不平之气”,且层层回环,步步转折,曲尽其妙。文章结构严谨有序,前有叙论,为一篇之纲,后分叙诸侠之事,为叙论作注脚。而文末的“太史公曰”,总一篇之旨,明作者之情,前后映衬,真可谓“篇章之妙,此又一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