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一十九——一败涂地
(2023-07-22 08:17:24)《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一十九——一败涂地
一败涂地,语出《史记·高祖本纪》。成语原指事情旦失败,就将肝脑涂染遍地。后用来形容一旦惨败,局面将不可收拾。
《史记·高祖本纪》篇曰:“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史记·高祖本纪》篇中说道:“刘季说:‘天下正陷入混乱,诸侯都起兵反抗秦朝,现在选出的将领不称职,局面就不可收拾了。我不敢吝惜自己的性命,只怕自己才能浅薄,不能保全父兄子弟的性命。这是大事,希望另选一位合适的人吧。’”
成语讲的是刘邦的故事。有关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是这样的:秦朝末年,由于朝廷滥施暴政,各地诸侯纷纷起义,农民领袖陈胜也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这时,沛县县令见局势不稳,看到很多官吏被起义的百姓杀死,心里恐慌,担心自己的安全。当时萧何、曹参在县衙当官,他们建议把逃亡在外的刘邦召回来。县令同意了,并派人去召请刘邦。可是当刘邦的人马来到城下时,县令又怕刘邦回来罢自己的官。因此,县令变了卦,他不但下令关闭城门,不准刘邦进城,还打算杀掉出主意的萧何、曹参等人。
萧何、曹参听到消息后,就偷偷逃出城外,投奔刘邦,得到了刘邦的保护。刘邦打算攻下这座城,就叫人用白布写了一封信裹在箭上射进城里,信上说各路抗秦的力量已经势不可挡,号召百姓响应起义。城里百姓果然齐心响应,杀死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并请他做县令。 刘邦却推辞说:“如今天下大乱,各地纷纷起义,英雄豪杰一起举事,如果当县令的人推举不当,一旦失败,就要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希望你们另外推举更合适的人吧。”
当然,刘邦最后还是担任了沛县的县令,并被世人尊为“沛公”。 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