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九十五——项庄舞剑
(2023-06-28 06:11:26)《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九十五——项庄舞剑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成语本来指项庄借口要在席间舞剑,企图乘机刺杀刘邦;后用来比喻某种话语、或者行动,表面上看来没什么,但暗地里却是有所图谋的。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这时张良来到军门,见到樊哙。樊哙问:‘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正拔剑起舞,其用意在于刺杀沛公啊。’樊哙说:‘这太紧急了,请让我进去,与他们拼命!’”
“项庄舞剑”,常和“意在沛公”连用,这是一个流传甚广,妇孺皆知的成语。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到这个成语的背景是,秦王朝被推翻以后,形成了刘邦和项羽两大集团的对抗,史称“楚汉相争”。但当时的力量对比,还是项羽强于刘邦。
正是在这样的态势下,范增建议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并让项庒在宴会上以舞剑为掩护,趁机杀了刘邦。这也是“鸿门宴”这个典故的来历,所谓“项庒舞剑,意在沛公”啊!
当然,由于项伯的从中作梗,范增的这项计划没能实施,否则,那段历史就不是这样书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