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九十四——相知恨晚
(2023-06-28 06:09:12)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九十四——相知恨晚
相知恨晚,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知:相互了解;恨晚:遗憾彼此认识得太晚了。成语的意思是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以致有相识已晚之感慨。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篇曰:“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侯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共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篇中说道:“灌夫的家里虽然富有,然而失去了权势,卿相侍中这样级别的宾客越来越少。到魏其侯失去权势之时,也想依靠灌夫去对付那些原来投奔自己后来又背弃的人。灌夫也想依靠魏其侯去结交列侯宗室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两人互相帮助依仗,相处得如同父子一样。彼此十分投机,没有一丝不和,只恨彼此相识太晚。”
《魏其武安侯列传》是《史记》中的重要篇章。本传是窦婴、田蚡和灌夫三人的合传。窦婴和田蚡都是汉初权重一时的外戚,灌夫因军功封为将军,他们之间的倾轧斗争是汉初朝廷内部矛盾的典型事例。司马迁在掌握充分资料的基础上,生动又真实地描述了他们三人的生平和相互斗争的情形,展现了汉初宫廷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当时那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畸形关系,暴露了统治阶级奸诈残暴的丑恶本质。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本人就曾亲身经历和体验过官场的残酷,所以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入木三分。他更是把旧臣和新贵之间的矛盾斗争写得惊心动魄,淋漓尽致。不是吗?很多人为自己终于得到一位政治上的同党,不由得表现出那份满足,彼此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啊……收起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