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六十三——万无一失
(2023-05-28 08:36:24)万无一失,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指做事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曰:“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韩信曰:‘善。先生相寡人何如?’对曰:‘愿少间。’信曰:‘左右去矣。’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曰:“韩信说:‘先生的相术怎么样呢?’蒯通回答说:‘人的高低贵贱体现在骨格,人的忧愁喜悦体现在面色,而人的成功失败则在于决断。通过这三项来给人看相,能够万无一失。’韩信说:‘好。那先生给我看看相如何?’蒯通回答说:‘希望能够让您的侍从暂时回避一下。’韩信说:‘左右的人都下去吧。’蒯通说:‘从您的面相看来,爵位只不过封侯,而且就算封侯也还是有危险而不安宁。看您的背相,将来的荣华富贵,那是无以言表。’”
这是韩信和蒯通的一段对话。蒯通的辩才天下无双,善于陈说利害。那时他是韩信身边的谋士,先后向韩信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韩信死后,蒯通被刘邦捉拿后释放,后来成为相国曹参的宾客。
公元前203年,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应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成败在于决断,立刻行动可以万无一失。可惜韩信没听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