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一百二十四——割地求和
(2022-09-14 08:23:18)《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一百二十四——割地求和
割地求和,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割地:割让领土;求和:乞求和平。成语的意思是,两国相争,一方主动割让土地,以求得和平。
《史记·平原君列传》篇曰:“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弊,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愿王以此决之,勿复计也。”
《史记·平原君列传》篇中说道:“现在赵国的军队受到秦军的军队围困,天下诸侯一定会派遣使者前往秦国祝贺赢得战争胜利。因此不如赶紧割让土地,与秦军讲和,以此让天下诸侯疑惑,从而能够安慰秦国。如果不这样做,天下诸侯就会趁着强大的秦国发怒,赵国处于弱势的机会,像切瓜一样分割赵国。赵国都要灭亡了,还怎么图谋抵抗秦国呢?因此说虞卿只知道事情的一方面,不知道事情的另一方面。请大王据此作决定,别再考虑了。”
这话是楼缓所说。地点在赵王的御前会议上。当时的背景仍是处在秦国与东方六国相争的时期,但秦国的强大已然显现出来。他们采用连横之策,对东方六国实行各个击破。此时,赵国已经遭到秦国的围困。
面对秦国的大军压阵,赵国国内有主战、主和两派,楼缓是主降派,虞卿是主战派。楼缓为了让赵王下决心实行投降,他在御前会议上竭力诋毁虞卿,并煽动说:“虞卿主张抗秦,是只看到局势的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局势的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