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产观点 |
你看那些黑灯瞎火的楼盘
http://www.soufun.com 房地产门户-搜房 2004年06月14日17:42 《楼王》 鲁克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电力部门最近向媒体公布说,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电费回收记录,在44万应出账户数中,有4.3万户因为"空置房"找不到房主的原因无法交费。这一不经意公布出来的消息在上海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它用一个活生生的事实向社会发出了警示:上海原来有这么多的房虫把房子砸在手里了!这无疑是当众给了一直否认上海房地产炒楼与泡沫的上海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
华龙美树热销中 万达广场
CBD传奇小户型风暴
但是,上海的媒体犯了一个常识上的算术错误。
CBD传奇小户型风暴
但是,上海的媒体犯了一个常识上的算术错误。
上海的媒体说,按照这个数字计算,现在中心城区的空置率快达到10%,而这正是国际房产界通行的空置警戒线。在44万应出账户数中,有4.3万户因为"空置房"找不到房主,事实上,这两个数据都不能作为计算空置率的根据。从常识来讲,目前公认的空置房主要是指竣工但没有销售掉的商品房。显然,这里的44万户应该是已经卖出的房屋,如果没有卖出,电力公司直接找到开发商的难度比找房主要小得多。这个4、3万显然不是空置率中所说的没有销售掉的房屋,说它是房虫砸在手里的房屋数量可能更加接近真实。另外,这个44万显然是这个城区的居民住宅总户数,既不会是之前该城区市场上在销售商品住宅的总数,也不会是最近一段时期内的成交套数。因为同样按照常识,同一中心城区,在一两年时间内,商品房的成交套数肯定会远远小于最后住房总套数(粗略的计算方法为所有住房减去空置房)。
如果这一新闻属实的话,说明两个非常可怕的问题:第一,在这个城区近两年卖出去的商品房砸在房虫手上的比例,应该远远高于10%;第二,继续往前推论,这个城区最近几年的商品房交易中,房虫参与炒楼的比例则要更加远远超过10%。
这样的推论如果成立,上海楼市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我之所以花这么多口水来罗嗦上海的这篇新闻,目的在于提醒大家,北京的情况并不比上海好到哪里去。大家如果有兴趣,晚上到那些已经入住的高档楼盘溜达溜达,你就会发现,同样黑灯瞎火的社区在北京也多了去了。不信,你试试?
"黑灯瞎火"的社区在上海地产市场中,"国际警戒线"最早出现在记者的印象中,好像是在去年11月底。那时有统计部门报出上海市商品房的投资购房率达到16%,已经接近了20%的国际警戒线。
对于这个数据,虽然也有发展商提出不同意见,但是总给人一种远离自己的感觉,很难切身感受到市场之中潜在的危机。
再次出现的"国际警戒线",却来得是那样的真切而富有冲击力。根据近日媒体的报道,覆盖目前上海市中心房产开发"热点"区域的某电力部门透露,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电费回收记录,在44万应出账户数中,有4.3万户因为"空置房"原因无法交费。
按照这个数字计算,现在中心城区的空置率快达到10%,而这正是国际房产界通行的空置警戒线。
在不容否认的事实面前,一位房产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个数据太具说服力了,不像以往由统计部门发出的数据,只是些冰冷冷的数字。
这样的事例产生的影响的确深刻。看到这里,记者突然想起浦东的联洋社区,由于工作关系因此对这里特别熟悉。
晚上走在联洋社区边上,只能看到稀稀落落的灯光,根据目测也许只有五六成的住户搬进了住宅。与此同时,这些楼盘早已售罄,而这块地区也是房价上涨较快的区域,这其中充斥了多少的投资者,灯光是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是电力部门的统计则更加令人信服。
往往是在这些空置率很高的楼盘旁边,都会有为数不少的中介门店出现,大多数的投资住宅已经在流通领域中交易。此时,投机旺盛已经可见一斑。
没想到该是华灯齐上时候的繁华市区,却出现了一些黑灯瞎火的区域,已经有业内专家开始担心,这种情况是否也在预示着上海房地产市场未来的一些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房屋空置率通常被看作是房产市场的风向标,10%则为警戒空置率,表示已进入"红色警戒区",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商品房销售力度。
由此看来,一些宏观调控的任务已经摆在有关监管部门面前。
前一篇:经济适用房——乱世须用重典
后一篇:泡妞泡成老公 炒房炒成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