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最新进展(三)
(2010-06-23 11:30:33)
标签:
肿瘤学术 |
分类: 2010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新信息 |
多烯紫杉醇作为NSCLC的二线用药已获批准,有人开展了该药在一线化疗后的维持治疗研究。556例存在胸水的IIIB期及IV期NSCLC病人接受了4周期卡铂+健泽的化疗,其中398例患者完成既定的治疗周期。398例患者中,有309例符合后续治疗研究的纳入标准,被随机分为多烯紫杉醇维持治疗组(每三周1次,最多6周期)及观察组(在出现肿瘤进展时应用多烯紫杉醇),从随机分组之时开始计算OS。结果:治疗组及观察组的中位OS分别为12.3个月及9.7个月,P=0.0853;治疗组的中位PFS为5.7个月,而对照组的中位PFS仅为2.7个月,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1。
另一项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试验观察了培美曲赛作为维持治疗对经过4周期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的疗效。663例经一线治疗未出现肿瘤进展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培美曲赛维持治疗组及最佳支持治疗组,培美曲赛每3周1次,每次500mg/m2,直至肿瘤进展。结果,与最佳支持治疗比较,培美曲赛显著延长PFS(4.3个月:2.6个月,HR=0.5;95%CI0.42-0.61;P<0.0001)及OS(13.4个月:10.6个月,HR=0.79;95%CI0.65-0.95;P=0.012)。PFS及OS的改善局限于非鳞癌来源的NSCLC(PFS:HR=0.44;95%CI0.36-0.55;OS: HR=0.70;95%CI0.56-0.88);培美曲赛的维持治疗对鳞癌无效(PFS:HR=0.69;95%CI0.49-0.98;OS: HR=1.07;95%CI0.77-1.50)。培美曲赛已获批对以顺铂为基础的一线联合化疗后的患者进行维持治疗。
另一项研究针对靶向药物在晚期NSCLC维持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观察。研究者将889例经一线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未出现肿瘤进展的病人随机分入特罗凯治疗组及安慰剂对照组,对主要终止点PFS进行治疗意向分析,并对经IHC确诊为EGFR阳性表达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治疗意向分析发现治疗组PFS较安慰剂组显著延长(HR=0.71;95%CI0.62-0.82;P<0.0001),治疗组ERFR阳性表达的病人的PF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HR=0.69;95%CI0.58-0.82;P<0.0001);特罗凯维持治疗组的OS(12个月)较安慰剂组(11个月)明显延长(HR=0.81;95%CI0.70-0.95;P=0.0088)。研究表明,特罗凯维持治疗对生存的改善作用主要见于EGFR TK突变的肿瘤。
小结
过去几年中,对NSCLC的治疗水平正逐步提高。应用一线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后未出现肿瘤进展的晚期病人,是否应该继续应用维持治疗?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上述III期临床研究的设计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维持治疗组及对照组之间的病例不均衡。然而,我们确实认为,如果患者接受一线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之后,病情稳定且一般情况良好,维持治疗不失为一个治疗的选择。随着肺癌的分子机制及基因组学研究的快速进展,未来的肺癌治疗将与目前沿用的治疗方法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治疗将更加创新、更加合理、更具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