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读书四境
读书,尽管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与习惯,但也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就拿读书的境界来讲,我自以为,可以分为四种。
苦读。谁没有苦读的经历呢?大凡读了不少书的人都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尤其是一些工具书的阅读,更离不开苦读。工具书大多比较枯燥的,但对我们的生活与发展却极有帮助,我们有时不得不读,而且还不能浅尝辄止,有些知识是必须牢记的,加之时间有时也不一定很宽裕,因为急着要用,那么这苦读便不可避免。又如学习中的一些专业书籍,为了生存或者工作需要,我们有时还得强迫自己去读,这时,我们的读书大多便处在一种苦读的状态。然而这种苦读于我们自身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闲读。闲读是一种比较随意的读书。一旦有了空闲,许多人不免拿起书来读。这里往往并没有太多的目的性,只为消闲,便顺手从书架或箱柜中取出一本来读。或坐于太阳底下,或立于树侧,或正襟危坐,或躺或卧,绝无定式,怎样看舒服便怎样看。此种读书不一定会有什么系统性,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大收获,但它不仅能够放松我们的心情,更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
乐读。乐读比较起前面两种来说又进了一步,境界也高得多。所谓乐读,就是开心地读书,读得开心、快乐。通常能够进行乐读的人,往往已经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籍,长期处在乐读中的人往往先前看了很多书,并且在长期的看书中,终于经过比较发现了自己的志趣所在,于是读书便不再随意,而是相对而言有一定的范围,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悦读。悦读是一种极高的读书境界。能够长期进行悦读的人,不但要以读过很多书作为前提,还要有非凡的领悟力。悦读,即赏心悦目地读书,所读之书能够使自己愉悦。因为此时读者已经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或喜或忧,有的人甚至已经超越作者。这样的读书是最成功的读书,也是收获最大的读书,但同时也是最难达到的读书境界。
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书的境界也得要慢慢形成。我们只有用心读书,用心思考,才能不断领悟书的真谛,也才能使我们的读书境界达到更高层次。
《人民代表报》2009年8月8日第8版
第五篇:读书四境
2008年10月28日宣城日报
读书可分为少、青、中、老四境。每个层次的读书,都是知识的增长,思想的探索、道德的修养、心灵的净化。
□盛业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苦中乐”。在人生的旅途中,读书是心灵升华的必经之路,好书如同阳光雨露,是人生最佳的精神食粮。读书可分为少、青、中、老四境。每个层次的读书,都是知识的增长,思想的探索、道德的修养、心灵的净化。
少年读书,以求知猎奇为主,从连环画、少年文艺,到少儿古诗选读,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臂阿童木”、“少年英雄刘文学”;又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当读到精彩之处,如美味小吃,既可充饥又可解馋,令人流连忘返。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如有机会,还会在小朋友面前显示一番。少年不知愁滋味,读书欲知天下事。但因年少气盛,阅历浅,读书只读到一些皮毛,稍微遇到深一点的书,茫茫不知所悟,无法达到意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青年读书,如同海绵吸水。读古今中外名著、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侧重于对书的理解。在读书的过程中,作者牵着读者的手,径舟同行,犹如探险,既有名山大川,也有深林幽谷,有时还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鸿沟。山路崎岖,激情飞扬。惊涛骇浪,趣味无穷。作者笑,读者笑;作者哭,读者哭。读到一定的境界,与李白对影成三人,与苏轼把酒问青天,听陆游一声示儿,才知道“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峥嵘岁月,林道静唱响了青春之歌;和平年代,雷锋平凡之中见精神。读书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使人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和对社会关注的热情。遇好书便读,一卷在手,渐入佳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中年读书,自然选择兴趣和程度与己相近者来读。一书在手,观其形、察其色、通览目录,以定其是否需深入研读,对与自己兴趣不相吻合的书,舍而弃之。能遇自己喜爱的书,捧卷而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使人茅塞顿开。在欣赏文章歌赋的同时,学会了做人生的选择题,回忆少年时期所读之书对一些问题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现在豁然开朗。从平淡中读出了沉稳,从山水中读出了智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有纸书,读无字礼,使人在读书中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老年读书,秉烛夜行,重在修身养性。和老子谈道,把自己的心灵清扫一番,你一定会感到从未有过的清新和快乐;与庄子同游,让心灵像云一样飘逸,让思绪无边际地驰骋,你就会看到彩虹无限;听孔子谈仁者爱人,仁者有一个无比宽阔的心灵空间,爱人是一个人修养和为人善良的结晶。读书是老年健康的良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读出了智者的心态。“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读出了豁达和成功后的喜悦。
少、青、中、老读书四境,如四季之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少年读出了志向,青年读出了发奋,中年读出了成功,老年读出了安逸。读书使人行为规范、品德高尚、和谐自然,这便是人书合一的精髓和神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