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续一)

标签:
教育领导者好员工亲疏罗森塔尔杂谈 |
分类: 我看书业 |
3、对员工尊重和赏识的必要性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凡是人,都希望别人能尊敬,重视自己,关心体贴自己,理解信任自己。这种需要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是比生理或物质需要更高层次的需要。物质能给人以温饱,精神才能给人以力量。
尊重体现的是人格的平等,接纳,理解和宽容;赏识意味着喜欢和欣赏。前提是相信。“相信”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恰恰是管理者激励自己和鼓舞别人所必需的。
哈佛教授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罗森塔尔带着足够证明自己权威性的证件文书来到一个学校,对一个班的教师说:我是专门研究人才的专家,我可以用一个模型来测出你们班哪几个学生是最有潜力的人才。在得到老师的信赖和授权后,罗森塔尔随机选了一定比例的学生,然后告诉老师说,这些学生具备非常优秀的潜质,是最有前途的学生。一年之后,罗森塔尔又到学校回访,结果被选中的学生在一年之内进步确实更快。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作“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进步这么快呢?正是罗森塔尔之前对他们所作的预言。罗森塔尔分析说,真正起作用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开始老师对这几个学生没有高期望,罗森塔尔改变了老师的心态,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这几个学生是好学生。这种期望无形中会引导学生的行为,最后那些学生真的就变成好学生了。
对一个成绩不大好的孩子来说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有可能驱散他们积聚在心底的自卑阴影,唤醒他们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诱发他们心中正处在萌芽状态中的创造冲动。因此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好员工也同样是夸出来的,领导者的赏识、信任和鼓励,同样也可以造就一个好员工。
赏识中蕴含着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使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了出来。一个对孩子呼来唤去,非打即骂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一个具有优秀品格的好孩子的,即使你操碎了心,他多半还是会让你失望的。人们常说“打是疼,骂是爱”,其实这很可能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以至于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对待员工也一样,如果我们的领导者,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动不动就扣工资、罚款,那当然不会获得员工的尊重,还会引起员工的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你敬而远之。
当然,如果领导者抱着好人主义,对违章员工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满足于混日子、保平安、得过且过,或者亲疏无度,这样的领导也同样得不到员工的尊重。
尊重,是对员工人格的尊重。赏识,是对员工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加以赏识。我们当领导的对自己的员工或同事要平等相待,以诚相见,从思想上理解他们,从生活上关心和爱护他们,从工作上信任和支持他们,切不可把自己放在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制造一种权威感,令员工仰面而视,敬而远之。
一个对别人冷漠无助、麻木不仁的人,怎么能赢得员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呢?颐指气使、疾言厉色,不懂得尊重员工的人格,不懂得关心、体贴员工的领导者,往往使员工心不平、气不顺,他们当面不便说或者不敢说,背后发牢骚,干活时心里不痛快,以致出工不出力,影响了工作效率。
4、人才在哪里
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国家的进步都是离不开人才的。可是人才究竟在哪里呢?
“人才犹如冰山,浮于水面者仅百分之三十,沉于水底者百分之七十。”员工队伍中同样也藏龙卧虎,只不过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没有遇到机会,或是没能抓住机会罢了。其实在员工中不乏忠心耿耿为企业着想的人,不乏埋头苦干,聪明睿知的人。
关键在于我们的领导如何发现他们,如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须知世界上绝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们有的领导不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总是希望人才一旦被发现都应该是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因此往往在人才的使用上或者后备力量的选拔过程中,总是会说某某还太年轻,某某还不成熟,某人还需要再考验考验、历练历练。而时过境迁,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无端闲白了少年头。
因此,中小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如果不能给人才一个较高的短期现金收入的话,就要让员工能够看到远景预期。有的人才进入中小企业,有时候并不是冲着薪酬来的,而是冲着中小企业有发展前途来的。如果企业能逐步建立一个宽松的人才生态环境,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就能留住人才。
对企业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给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 ,让有才能的人事业有平台——有合适的事可做,让能力付出与回报相平衡——才能价值得到体现。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 ,创造一个和谐、宽松,让员工感受到尊重和平等,不乏激情和赏识,有利于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工作环境。
5、如何做到尊重和赏识
首先你要放下架子,与周围员工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你要善于了解你的员工的家庭情况,工作特点,脾气兴趣,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要以真诚的态度,让员工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愿意让你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忧愁。当你表示了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时,当他们得到你的帮助和体贴时,当他们感受了你的真诚尊重和关心之后,一定会想,领导对我这么关心,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其次,你要善于向员工打开你的心扉。要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就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人与人相处,总要有一方先敞开胸怀,诚心诚意的接纳他人。如果彼此间等待对方有所表示,那么别指望会有互相理解、彼此合作的那一天了。领导与员工之间要想保持良好的关系,领导者就应去做先打开胸襟的人,主动向下属表示友好,用自己的诚意去换下属的真诚。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果你总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那么,员工就不会与你心心相印。你如果能够把企业的前景,工作上的打算、遇到的困难、自己的苦衷,坦白诚恳地告诉员工,他们就一定会感到你内心的真诚和尊重。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如果你想以拳相待,那我同样也以牙相还。假如你说:‘让我们坐下来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有分歧,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分歧的原因。’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很快发现在很多问题上,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只要你对自己加以克制,并对他人以诚相见,就一定会找到共同语言。”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大家一定会帮你出主意,想办法,与你同甘共苦,帮你共度难关,只是你还要学会倾听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学会赏识群众提出的好点子,不要让员工感到他们“只有干活的义务,没有讲话的权利。”“讲了也没用。”如果领导不善于倾听和采纳群众的意见,不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那势必会挫伤积级性,群众就会认为这个企业干好干坏都是领导的,与员工无关,今后也就不会有人热心为企业献计献策了。
微软公司无疑是世界上聪明人云集的地方,比尔·盖茨靠什么对这些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呢?答案是微软公司进行的是人性化管理。
微软能够通过许多方式提高员工的士气,譬如,微软的会议都是以非常轻松和幽默的方式来进行,让与会的人欢乐其中,因而能够畅所欲言;微软也经常公开表扬绩效卓越的员工,并给予他们更多股票作为奖赏。为了使员工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微软最推崇的企业文化就是激情,微软员工的办公室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学的集体宿舍。员工可以在墙壁上涂鸦,可以悬挂各种照片,可以有各种个性化物品装饰,就是把自己的臭袜子放在桌上,把电脑扔在地上,也没有人指责。“这是他们自己的。”盖茨说,“我希望这样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第三,要学会给员工以赞美。不给他们赞美,和不给他们面包是一样的,想让员工饿着肚子给你干活,就是换成你,你也不会乐意的。
领导人希望自己的员工尽全力为自己做好工作,那么请不要忘记,要想使某人去做某事,普天之下只有一个方法,这就是使他愿意这样做,即使是上级对下级。当然,你尽可以强硬地命令下级去做,或以解雇来威胁他与你合作,但请不要忘记,这一切只能当着你的面时如此。而背后,必将大打折扣,因为这些最下策的方法具有明显地令人不愉快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