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碰到了本市的公交调查。由于我在南京乘公交车上下班已经20多年了,对南京的公交以及红绿灯的设置,公交的软硬件等等我一直有太多话说,也多次在博客中谈到这类问题。
这次调查是从7月7日开始的,这是南京市开展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公交数据调查摸底,据说交通专家将根据调查情况,编制公交线网优化方案,推进公交优先活动。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我有幸碰到了跟车的调查员。不过我对调查的实施并不十分满意。给我的感觉似乎几个调查员只顾上车发纸条,下车收纸条,很少和乘客交谈,有的甚至无精打采的打瞌睡。也许他们的任务只是计算乘客流量和在哪个车站上下客的情况吧。我拿到小小的纸片后,飞快的用笔写下了几条意见,然后交给调查员。我的意见是:
1、幕府东路一带公交线路偏少,且有些线路换车不方便。
2、幕府东路路幅太宽,过街斑马线设置不合理,在旭日景城这个大楼盘附近的居民很多,且有一个大型超市和来往公交站台,却没有过街通道,行人要好好过街须绕道走很远的路,因此每天尤其是上下班高峰会看到很多爬栏杆的行人,其中不乏老人和孩子。
3、有很多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设置不合理,例如幕府东路上路幅宽,车速快,行人过街红灯只有短短的十几二十秒,往往行人来不及走完全程,户部街口也有类似情况。也有车辆转弯和行人过街冲突的事情,行人绿灯时,车辆也在左转或右转,行人只好让车辆,车辆绝不会让行人,车辆走完,已是红灯了。所以感觉行人行路可真难。
4、幕府东路一带早班车6点,没有夜班车,没有直达火车站的线路,有些不方便。
5、中央北路、中央路等线路本来是有规定了的公交专用线的,可并没有起作用。这条路每天早晨都很拥堵,本来从五塘村到新街口30分钟就足够了,可现在每天都在长途跋涉,车程几乎都要一个小时以上,也许两年后这个时间已经可以乘坐城际列车抵达上海了。
6、部分公交车上的硬件设施有问题,没有拉手,座位设置也存在问题,一般情况下座位脸朝车前比较舒服,反向坐的不大舒服,如果不认识的男女乘客面对面坐着也显得有些尴尬。横向排的座位也就是朝向车中央的也不舒服,坐着的人不舒服站在他旁边的人也不舒服,所占用的空间却差不多。在公交车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有时车上相当拥挤,可座位却一排4张椅子,中间通道就显得十分拥挤。作为多设置一点固然好,但车辆不足的情况下还是少一点座位更好些。
7、驾乘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有的态度太生硬,喜欢和乘客较真,不愿意少说一句,催促乘客时的语气让人不舒服,少部分驾驶员会忘了报站,个别驾驶员在老弱病残乘客上车后忘记播放让座提示语,有的驾驶员会遛站,尤其是车站站台较长的情况下,乘客往往跑不及。
8、地铁的老弱病残专座形同虚设,从没有让座的,也没有提示语。
南京是一个省会城市,也是一个开放的中心城市。很快就要开奥运会了,希望到南京旅游的各国各地嘉宾能够看到南京文明的一面,和谐的一面。作为窗口行业,南京公交是首当其冲的。希望以公交大调查为契机,南京公交能以全新的面貌展示自己,展示南京的形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