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邓海华韩国医疗改革卫生部人肉胶囊杂谈 |
分类: 墙角视界 |
虽然我吃的馒头可能是漂白过的,吃的菜是用地沟油炒的,火腿肠可能是用死狗死鸡鸭鹅生产的,生病了也壮着胆子吃颗毒胶囊,我也相信咱们国人已经百毒不侵,我们周围也有人吃胎盘那玩意儿。在民间,江湖医生走村串乡,开出一味味“祖传偏方”,药引子不仅有心脏,还有儿童的头盖骨、小脑垂,其中最著名的是童男子的小便。但,我依然难以相信咱们国内会有韩国人说的“人肉胶囊”,个人揣测胎盘制作的人肉胶囊应该会存在。可是,卫生部发言人一澄清,让我的信心丢了一大半,另外一条新闻起了反作用。
同样是5月8日,依然是邓海华。他在卫生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称,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委托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开展《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报告》是非常权威的、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这项调查结果显示,2/3以上的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表示满意,低于10%的表示不满意;接近2/3的城乡居民对就医体验表示满意,10%的表示不满意;城乡居民最不满意的是医疗总费用、检查费用、药品价格。
2/3是个很能让政府接受的数字,接近于三七开了。但群众却绝对不会认真的来看你的调查是否有理有据,他们只会凭借着个人的切身体验来对结论进行回应。再恶意的揣测一下,调查过程中可操控的东西太多,如果没有知情人士披露,我们都难以察觉。
另外,何谈权威?北京大学权威?教授权威?在这个民意汹涌的时代,权威两个字比2/3更要让人反感。民众经历了太多的专家一辟谣,事件反而成真的事情了,他们已经不再相信权威了。医生们发生事故,私了的比走程序的多,医患矛盾相当突出,这是权威的表现吗?
具体到卫生部,除了这些大而化之的面子性的调查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进行一些细小措施的实施和检查,多做点实事,让医疗卫生无论是服务还是基本的设施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不是斤斤计较于几分之几的人满意自己,这是心虚的表现。
又见新闻,权威调查事件的教授称百姓最大的不满是看病贵,卫生部则说中国的医疗费用很低,医生和护士的工资很低。当然,数字出官,数字出政绩。我们可以理解,但请不要太着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