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歪批新水浒之三:真实的童贯和导演的伪娘心态

(2011-01-13 00:51:34)
标签:

童贯

广阳郡王

新《水浒传》

宋徽宗

林冲

文化

分类: 歪批新水浒

歪批新水浒之三:真实的童贯和导演的伪娘心态

    新《水浒传》看到第三集,童贯开始调戏林教头,并称他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这明显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导演(现在才知道导演叫鞠觉亮)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剧中人物的对白并不都如此现代和直白,“有的是针对个别人物性格的需要做出的特别处理。”
   好一个“针对个别人物性格的需要做出的特别处理”,可童贯童王爷在历史上真实的表现却可称之为“伟丈夫”,比那宋黑子强多了。先来看一下童贯的外貌:史书记载,此人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当然,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岁才净身有关。
  英俊的相貌应该是他获得宋徽宗信任的原因之一,而他更以巨大的军功被封为广阳郡王,创造了太监史上的一系列之最。另外童贯还仗义疏财、重感情、讲义气,这些做得一点不比宋黑子差。
  童贯监军西北进攻西夏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军至湟川,因宫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贯回师。童贯看过手诏后,若无其事的折起来塞进靴筒。军中主将问他,皇帝写了些什么?童贯回答说:皇帝希望我们早日成功。在这次战争中,童贯表现低调,他支持、配合领军将领,打了一连串漂亮仗,平息了西北部族的叛乱。在庆功宴会上,童贯慢悠悠地拿出皇帝的那份手诏,传示军中将领。大家一看之下,无不大吃一惊,惶恐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童贯回答说:“那时士气正盛,这样子止了兵,今后还怎么打?”主将问:“那要是打败了可怎么办?”童贯说:“这正是当时哥不给你们看的原因。打败了,所有罪责我自己承担。”据说,当时众将领“呼啦”一下子跪了一地,大家无不感激佩服。与此同时,童贯还收养了阵亡将领的孩子为义子,这让那些在生死场上搏杀的将领们十分感动,认定童贯是一位值得为之卖命的上司。
  童贯这次抗旨行为深得徽宗赏识,被破例任命为节度使,又因收复积石军、洮州,再加检校司空。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进太尉,领枢密院,以宦官之身份而位列三公。宣和七年(1125年),童贯因“收复”燕京,封广阳郡王。至于后来的失败和所谓卖国,则有着许多复杂的因素,并不能完全推到童贯身上。把他列为“六贼”之一,更是一种政治斗争的需要,“六贼”无一不是惊才艳艳之辈,可惜的是一身本领大多花在了内斗上,责任也不仅仅在于他们,那些所谓的正义之士一心想置他们于死地,不得不反抗尔。这一点,从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斗争中可窥一斑。
  童贯虽然外表魁梧粗放,却心细如发,对别人的心理有极强的洞察力,尤其能够猜中宋徽宗的意图爱好。他出手慷慨大方,有人说那只是为了拉拢后宫的天子近臣,以便预知宋徽宗的行迹。可他同样在收养孤儿,对军中将领极为看重,阵亡抚恤也极高。如果他这么做是有心计的奸贼行为,那么宋江的行为算什么呢?
  当导演把荒唐的理由摆出来的时候,我才想明白一个问题:新水浒虽然号称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却总带着一股“娘”的味道。与其说是与时代接轨的需要,不如说是导演本人心态的真实反应。
  水浒是一部男人的大戏,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这些粗豪的汉子们即使偶有小儿女做派,也是迅速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