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表不喜“打酱油”,官员怎能“躲猫猫”

(2009-11-12 23:16:46)
标签:

丁红都

人大代表

lpg

酱油

邓成明

杂谈

分类: 墙角视界

昨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分组前往市环保局调研依法行政工作时,因不满发言被环保局局长丁红都插话打断,市人大代表邓成明提前离场。(南方日报 1112日)

很多社交手册不止一次的告诉我们:即使你迫切地想谈其他事情,也不要着急。认真地聆听别人,直到他们说完。任何打断别人说话或突然改变话题的情况,都使说话 者觉得是一种羞辱,即使他们似乎没留意。或许丁局长急切之中忘记了这条守则,但不幸的是邓成明代表较真了,“代表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想 必丁局长有一肚子的委屈要说。咱一起来看看事情的发展吧:

当时,邓成明正在发言:“外界公布广州的环境改善了很多,但一些老百姓不相信,说明问题还是存在的,比如汽车尾气问题,我就听一些群众反映……”,丁红都接过话说,““我反对以个别或部分群众意见,作为对政府工作的否定。”邓成明接过话说:“尽管你是局长,也要让人把话说完。”丁红都赶紧回应,“我也在区里当过人大代表,都是可以争论的。既然你不喜欢这个方式,我就尊重你的方式。我重新回到学校做学生,听老师讲课,不再插嘴。”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邓成明代表并没有否定政府的工作,只是向环保局提供外界对广州环境的看法,丁局长却“以为”自己是人大代表,置身到争论当中来,并直截了当地下结论。这种说话的语气也不是人大代表该有的,反而是部分政府官员一贯的做派:不容分说、唯我独断。

能够耐心听别人说话,对对方真是一种很好的礼敬态度。很多时候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反而更能听明白一些道理。而当你去打断别人说话时,除 了对他人不够尊重外,也在培养自己一颗自以为是的心、一颗不能体恤他人的心和一颗浮躁之心。再者,还没听到结局便急于发表见解,所发表的看法也未必正确。 这样的道理应该是老生常谈了,但问题是丁局长为什么还要基于插话呢?从接下来的例子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接下来有代表追问:“LPG还搞不搞?”丁红都表示:“其实这个问题无需争论,LPG肯定是清洁能源,这在世界上已是公认的,环保专家已做过无数次深入的调研。”

丁局长的意图很清楚了,这个问题原本就不需要讨论,你们人大代表只是来走走过场,打酱油的。丁局长用专家的论证来否定继续讨论的可能性和用局长身份打断代表 发言同样是威权意识的流露。在现实生活中,官民平等对话的尝试还很少、道路还很窄,连人大代表的发言都能够被官员随时打断,并贴上标签,做出不容否定的结 论,可想而知,普通百姓想取得话语权有多难。

尽管后来丁局长表示不再插嘴,但却拿文化观念不同来作说辞,明显在为自己找台阶,为什么他不会打断外国友人、广州市长的发言呢?哪怕是文化观念不同,政府官 员也要尽职尽责的了解其他人的文化背景并给予尊重。熟悉了解最起码的社交常识,并在社会活动中无区别的运用,这是政府官员所欠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