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抄老师 还有多少黑幕在潜伏
(2009-05-08 16:19:53)
标签:
血液病中华医学会黑幕技术体系陆道培教育 |
分类: 墙角视界 |
昨日,著名血液病专家陆道培院士和8名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指称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存在剽窃、造假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其申报的中华医学科技奖的材料中,有部分内容剽窃自陆道培。此前,陆道培已就此事向中华医学会举报。中华医学会指定北大医学部和人民医院的调查结果,黄晓军的论文存在“数据有误、标注不清”等问题,但剽窃之说“难明确”。昨日的发布会到场专家有6位。“这完全是出于无奈之举,毕竟我们曾经是师徒。”陆道培表示。(新京报5月8日)
在今天,专家学者的剽窃越来越不成为新闻。前有云南李院长的“过度引用”,今天又出来了一个“数据有误、标注不清”,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个学术圈就是一个大家庭,偶也有矛盾出来,也仅仅是狗咬狗而已。前些天一副教授被爆剽窃本科生论文,今天就有学生抄老师。副教授先生认为该本科生有不良企图,我们在为陆院士叫好的同时,是不是也要想想他的不良企图呢?
我们没有看到论文,不知道有多少重复和抄袭,不知道自家人的调查结果“数据有误、标注不清”是不是自我袒护。但不管真假,这样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今天的北大已经不习惯被人打脸,更不习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黄晓军坚持到出来定论在发言,不知道有没有苦衷,而陆院士敢用猛料打的学生,也可能有猫腻存在。说白了,这里面存在着利益之争。黄所长是陆院士的博士生,在中国目前的学术环境里,研究生成为教授的御用工人,他们负责研究出成果,教授负责署名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GIAC技术体系的创建者到底是谁,这就很难说清楚。黄所长在知道陆院士是中华医学会常委的的情况下,依然在材料里表明自己是该技术体系的创建者,很明显的争功之举,他对今天的结果应该很清楚,冒这么大的风险,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国内,集中在这个领域研究的人应该不多,就报道看来,目前明显的分成了两拨,分别以陆道培和黄晓军为首,这两个小集团的利益之争很显然还没有接受。黄晓军的沉默或许正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那一刻,更多黑幕即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