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半再读《双照楼》

(2009-03-25 19:34:11)
标签:

双照楼

慷慨篇

摄政王

护照

汪精卫

陈璧君

文化

分类: 段子历史
  昨晚和老同学聊起汪精卫,他说前天才发现原来汪精卫的诗词写得异常的好,我赶快让他发过来看看,虽然网上的内容不全,但依然让我震惊。枉我还自以为很了解兆铭先生,但对于他的诗词却只知道《慷慨篇》,于《双照楼》却一无所知,但甫一接触便上了瘾。汪兆铭先生的诗词多写景、明志之作,少数为与妻子鱼雁之作。
    兆铭先生早期的诗歌慷慨豪迈,充溢着一股浩然之气,人们广为传诵的自然是他刺杀狱摄政王载沣时被捕后在监狱所作的《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诧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慷慨篇》从狱中传出后,立即被许多报纸争相转载,“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也成为当时革命青年们广为传颂的诗句。如果此时汪精卫被处死,他已然是烈士英魂了。即使在抗日战争的前期,他也是积极主战的,1938年的19路军血战上海就是他在指挥,可惜当时他指挥的动的军队不多,如果死在此时,也算得上是抗日英雄了。
  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工具后,先生心中郁结着的苦闷也在词中有所表露,《虞美人》一词就是最好的表现:
  空梁曾是营巢处,零落年时侣,天南地北几经过,到眼残山剩水已无多。夜深案牍明灯火,搁笔凄然我,故人热血不空流,挽作天河,一为洗神州。
  汪精卫和妻子陈璧君的感情非常的好,婚后汪精卫也一直严守一夫一妻的准则,从来没有外遇和桃色新闻,汪精卫的道德人品在当时的革命家中无人可比。他被捕入狱时陈璧君曾经有过营救的打算,并买通狱卒给他送信,汪精卫在狱中写成一首《金缕曲》送给陈璧君,并写下“勿留京贾祸”几个字。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此时不能不提一下陈璧君,这个最让人佩服的奇女子。汪精卫北上刺杀摄政王时,陈璧君坚决与他一起前往,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到关键时刻,你把英国护照一抛,英国领事馆自会来救你。”陈璧君听完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满座皆惊,也让那位说风凉话的人羞得恨不得钻入地缝。据说解放后宋庆龄和何香凝去看她,何香凝是她结婚时伴娘,宋庆龄是她亲密战友,这俩人对她说:只要你承认汪精卫是卖国。写一份悔过书就可出狱。陈璧君断然拒绝。她一生傲岸,认定自已爱国的,也认定自已和汪兆铭是为革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的。所以,陈璧君被正法。
  了解一下汪精卫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他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追逐权力的野心家。相反有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光荣史,有革命成功后不谋求当官的君子风度,更有鲜有人比的文才和口才,有为人称道的严谨的生活作风: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近代史上的革命家中是少有的。
    写到这里,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我一向自以为对于历史有所偏好,喜欢去混乱的历史中去寻找那隐藏着的故事,然而有些历史,你一旦碰触了,就不会放下。
  记得有位学者提到我们的社会经常有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事迹时,却又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汉奸,可是许多人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我们历史教育的一大特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一般学生被训练得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当我在网上搜索“双照楼”时,发现以钱钟书之恃才傲物,读汪氏诗词集,也有“扫叶吞花足胜情,鉅公难得此才清”的赞语。且不论其人品如何,要说他是当时叱咤风云之人物实不为过,不禁感慨历史上到底有多少风流人物被后代政治性记载尘淹了事?

  后记:“双照楼”,取自杜甫诗《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为安史之乱杜甫被叛军捉住后在长安望月思加所写,兆铭先生钟情此诗,想来自有其深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