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剩女玉兰

(2012-04-03 10:12:21)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小说

     玉兰今年四十有三,还没把自己嫁出去。

 

    谈起玉兰过去的辉煌,老同学们至今感慨万千——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她的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在我心目中伟岸得遥不可及。记得念小学时,我曾好奇地问老妈:“如果我的成绩像玉兰那么好,你会给我十块钱么?”老妈顿了片刻——十块钱可是一笔大数目——马上反应过来了:自己的女儿要想达到那个高度,比民用飞机登上月球难度还大!于是痛快地答应了,并且慷慨地将空头支票翻了十倍。我欢天喜地地跑开了,万分激动地想:如果我的成绩像玉兰那么好,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初中的时候,我曾有幸把玉兰骗到我家来做客,那是我中学履历上最光辉的一页。我告诉她,我家有本医学书,上面有很多皮肤病的图片,吓得我不敢进爸妈的房间——成功地激起了她的好奇心。我在路口迎到了她(提前一个小时就去傻等了),边走边聊,问及偶像的理想——顺便说一句,我的理想是当一个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脖子上搭条白毛巾,驰骋在祖国辽阔的田野上——玉兰平静而自信地说,她要当翻译,将来进联合国。我激动得不知所措,鼓足勇气挎起她的胳膊,仿佛打工妹挎着正版的LV包包,既得意又胆怯,心扑扑跳。

 

    初中毕业,玉兰考上了最好的中专。正副校长亲自去她家游说,希望这颗明珠将来能有机会给北大清华争光,为祖国的腾飞发挥毋庸置疑、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实巴交的父母承担不起“千古罪人”的骂名,同意女儿念高中。高二文理分班,受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玉兰选了她并不擅长的理科,在班里的排名开始下滑。玉兰日渐消瘦,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她与老师彼此安慰——一定会走出低谷!可惜高复两年也未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工作后,玉兰花了三年时间拿到了英语本科自考文凭,开始沉溺于各种考证。每每报名之后,她比奔赴疆场的士兵还要克己自律,谈情说爱、电视电脑一律靠边站,将自己纳入严格的学习时间表中。她喜欢考前死记硬背的充实感,陶醉于过关拿证的自豪感。多亏有了考试,玉兰的人生才有了色彩和节奏。如今已有几十本证书躺在她的抽屉里,每年颇有几次机会被隆重介绍给家中来客。

 

    玉兰是五官标致的黑里俏,身材高挑,热情大方,人缘颇佳。25岁那年,玉兰差点进了围城——对方是中学老师,各方面都符合她的要求。交往中,玉兰一直鼓励男友考研究生,自愿辅导他的英语。中学老师期盼中的家庭是休闲放松的草坪,展望到的却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不由地暗自叫苦,消极抗命,反战情绪浓厚。傍晚一起散步,男友的胳膊情意绵绵地爬上了玉兰的肩膀——套用弗洛伊德的说法,“本我”成功甩脱看守,贼眉鼠眼地溜出了大门,心痒难忍地想满足一下自己,却被彪悍的“超我”一拳头打回老巢——玉兰不失时机地摸出亲手编写的单词本,提出散步学习两不误。后来,中学老师的室友爆料对方是个电视迷,每晚看到12点——中学老师摆脱不了堕落的羞耻感,主动分手了。

 

    这之后,玉兰踏上了漫漫相亲路。相亲不下30回,竟然没有一次成功。并非玉兰敷衍挑剔,恰恰相反,玉兰对任何事都绝不敷衍,每次相亲更是认真对待。但见她打扮光鲜,精神抖擞,反应机敏,对答如流,思路清晰,观点明确,两眼始终直视对方,如同职场精英在谈判桌上的完美表现,但就是缺少打动男人心的那点微妙的说不出口的东西——也许是幼稚无知,也许是慌乱脸红,也许是让人暗自欣慰的尴尬狼狈,也许是眼神中不自觉的仰慕,也许是眼波流转间不经意的妩媚……玉兰中意过几位男士,自我感觉相谈甚欢,情投意合,却怎么也等不来下文。她没觉察,她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劲儿让男士们或暗自不爽,或自惭形秽,或备感压力,下意识地躲开她那探照灯似的眼神和追问。

 

     玉兰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嫁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最好是大学老师,为人处世大方得体,与自己的气场合得来,带到哪儿都有面子——这个固执的念头让她拒绝了不少层次不高的候选人。终于,介绍人引荐了一个四十出头的大学副教授,第一眼玉兰就觉得满意。那是个大夏天的中午,三人逛街,热得虚脱,进了一家装潢考究的咖啡屋。走到柜台前浏览价目表,大学老师突然一脸严肃:“你们先坐着,等我一会儿,先不要点单。”慌慌张张地冲出门外。玉兰和介绍人面面相觑,找了位子坐下。过了一会儿,大学老师拿着三瓶农夫山泉,炮弹一样轰了进来,放了两瓶在玉兰的桌上:“这里的东西太贵了!没有必要。”然后把一瓶矿泉水咕嘟咕嘟灌进喉咙,纳闷地瞥她一眼:“你们不渴么?不喝就走吧。”抬腿就走。玉兰和介绍人不知所措地抓起矿泉水跟上去。一直等着点单的服务员看到桌上那个空瓶,火山喷发了:“你们进来不消费也就算了,还把垃圾留在桌上,有病啊!什么人这是!”玉兰不敢反驳,抱头鼠窜。

 

    眼看着要奔四,玉兰当真急了,逢人便打招呼:“我还是单身呢,有合适的别忘了给我介绍啊。”年轻时,她认为对方既然要追她,那就应该心无旁骛、掏心掏肺,视她为生命中的唯一,无法忍受对方的感情有丝毫的犹疑和折扣。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认识到自己毕竟不是奥黛丽·赫本,相亲对象也跟自己一样在挑挑拣拣。感情需要慢慢培养,自己也不能吝啬付出。她以为自己的感情投入应该如她缴纳的公积金——她存多少男方都该加倍返还——没想到却更像是存银行,拿到手的利息少得可怜,这让她心里颇不平衡。后来交往的几个对象连起码的诚意都欠缺,玉兰备受打击,如同把全部身家投入股市的股民,本都捞不回来了。她果断割肉,一拍两散。

 

    如今她的口头禅是:我不计较他的外表年龄,不在乎他的收入工作,也不要求有房有车,二婚也可以考虑,只要他对我好就行……可是,上哪儿去找这样的一个人呢?

http://s1/middle/3f22b8fbgc27babcf712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离婚女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