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舞台摄影:《杨门女将》

(2014-08-17 23:20:43)
标签:

戏曲舞台摄影

孙觉非

康静

杨门女将

老旦

分类: 戏曲舞台摄影

http://s14/mw690/0019Ghxozy6Lk5ZnZlX3d&690

 

《杨门女将》  康静  饰  佘太君、魏昌桓  饰  杨洪、王晓丽  饰  八姐、张云  饰  九妹

 

       京剧《杨门女将》讲的是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举兵侵犯宋朝边境。镇守边关的大宋元帅杨宗保率兵抗敌,在葫芦谷探道时,中暗箭身亡,孟良之子怀源和焦赞之子廷贵回朝报信。焦、孟二将回至天波府,年满百岁的佘太君正为孙儿宗保50寿辰设宴庆贺。噩耗传来,举家悲痛;朝廷震惊,欲与西夏求和。佘太君抑制悲痛,率孀居的儿媳、孙媳和重孙文广,慷慨激昂地驳斥了朝廷主和派的谬论。佘太君亲自挂帅,率领杨门女将奔赴边关,抵御西夏进犯。年轻的杨文广力请随军出征,余太君令穆桂英母子校场比武,以定去留。在穆桂英的暗让及杨七娘的授意下,杨文广比武获胜,随军来到边关。阵前,西夏王被杨门女将杀得大败,退至老营,凭借天险顽守,并设计欲将杨文广诓进绝谷。其计被佘太君、穆桂英识破。她们们根据杨宗保生前绝谷探道的遗言和马僮张彪的陈述,证实绝谷内确有栈道,可以飞越天险,奇袭敌营。穆桂英请命将计就计闯进谷去,佘太君将杨宗保坐骑白龙马赠予文广,以壮其行。穆桂英母子、杨七娘人等闯进绝谷后,历尽艰险、几经波折,终于在识途老马的引导和采药老人的帮助下攀上栈道。这时,西夏王已将谷口围住,威胁佘太君,若不献出边关,即将纵火焚谷。太君不为所动,忽见敌营大火冲天,知是穆桂英等渡过天险的信号,立即率兵攻打敌营,里外夹击,一举歼灭了西夏兵将。

 

       拍摄画面中包含多个角色的剧照(我们暂且称之为“群像”),比拍单人剧照的难度更大。单人剧照的拍摄对象只有一个,而“群像”则要求摄影师把定格在片子里的所有角色的状态全部把握到位。戏曲行话“一棵菜”讲的是舞台上下所有参与演出的人员,严密配合演好一台戏,强调艺术的整体性。摄影师拍摄“群像”,同样要体现这种“一棵菜”的精神。虽然戏曲舞台上的角色有大小、主次之分,但定格出来的画面是一个整体,里边所有的角色都应当在戏里,在相同的氛围之内,正所谓一台无二戏,任何一个角色都不能懈怠或者身段(工架)、眼神不到位。

 

       我拍摄的这张《杨门女将》剧照,表现的是佘太君带领八姐、九妹和老家人杨洪,夜半时分趁着月光探看敌营及山势地形的一段戏。定格的这个地方,带有一些身段表演,但并没有“四击头”那样的锣鼓配合,既然没有这种明显的提示信号,那么拍此片就完全要靠摄影的观察、预测和把握了。佘太君一直观望,此时我将焦点锁定,当杨洪把灯笼往前一送,意为“照亮前路”的时候,正好台上四人的眼神方向一致且全部都在表演状态,我就在此刻释放了快门。拍剧照,第一要紧的就是“抓”到“戏”,且凡是涉及程式动作的地方,也都必须圆满、到位。从定格出来的画面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拍摄参数:光圈F4,速度:1/640秒,焦距:130,感光度(ISO):400,补偿曝光:0,测光方式:点测光。

 

       注:本文发表在《中国京剧》杂志2014年第八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