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舞台摄影:《借东风》

(2014-03-10 23:51:15)
标签:

舞台摄影

孙觉非

诸葛亮

杜镇杰

借东风

分类: 戏曲舞台摄影

http://s13/mw690/0019Ghxozy6HcVxkZPe2c&690

 

《借东风》 杜镇杰 饰 诸葛亮


    京剧《借东风》取材于《三国演义》,马(连良)派经典剧目之一。讲的是曹操伐吴,兵扎长江。庞统献连环计,诱使曹操钉锁战船,以利火攻。然时值隆冬,缺少东风,难将火势引向曹营,周瑜为此忧思成病。诸葛亮料定甲子日东风必降,借探病之机向周瑜建言,自称能借得东风。周瑜为其在南屏山搭筑坛台,诸葛亮登台作法,东风果然如期而至。周瑜嫉诸葛之才,遣将追杀,诸葛亮早有防备,在赵云接应下返回夏口。

 

    京剧舞台摄影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人像摄影,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像摄影中的拍摄方法和注意的要点,都可以直接拿来用于拍摄舞台剧照。比如:人像摄影要求注重人物眼神的捕捉,我的老师甚至曾经说:“人物的眼神表现到位了,这张片子不会差到哪儿去。”在舞台摄影领域也同样适用。再比如,人像摄影领域强调通过影像来放大拍摄对象身上的优点,其实舞台摄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舞台摄影师也必须能把握不同演员外形和表现力方面的优点,并将其放大、定格。但这不容易,要做到对京剧表演程式十分熟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不同演员的表演节奏,没有长时间的看戏、学习、积累的过程是绝对办不到的,另外,如果没有好悟性并且勤于思考,恐怕也难以成功。

 

    京剧舞台摄影有其特殊性,只掌握一些普通人像摄影的拍摄手法和规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的专业性很强。我认为京剧舞台摄影成功与否,纯粹的摄影知识在其中占的比例最多40%,而其决定性的60%则取决于摄影师对京剧本体的认识水平。有的摄影师在拍片子的时候完全不考虑节奏,忽视锣鼓的存在,这样定格出来的舞台人物总是感觉很别扭,手、眼、身均不协调,这就如同唱戏没有板眼,听着就别扭的道理是一样的。京剧的唱念做打,无一可以不顾节奏,因此拍京剧不讲究节奏是行不通的。

 

    这张《借东风》是剧中诸葛亮出场亮的第一个相儿。一般传统京剧里主要人物出场都会亮这么一下,这是一个绝佳的拍摄机会。但在拍摄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演员的身段、眼神,一定要协调统一,这样才能较好表现出舞台形象的精气神。

 

    拍摄参数:光圈F3.5,速度:1/320秒,焦距:175,感光度(ISO):200,补偿曝光:-0.7,测光方式:点测光。

 

    注:本文发表在《中国京剧》杂志 2014年第三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