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三陵觅古(之一)

(2008-11-13 14:01:14)
标签:

明朝

十三陵

永乐

当年明月

清朝

乾隆

神道

皇陵

旅游

分类: 旧京觅踪

    当年明月先生的巨著《明朝那些事儿六》即将出版了,赶紧在网上书城下了订单;同时,萌生了去十三陵的想法,于是约上好友、带上相机,早开“战饭”,驱车直奔天寿山。高速公路畅通无阻,不必细表,谈笑间已达目的地。

 

十三陵觅古(之一)

 

    第一站就是石牌坊。石牌坊是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的起点,嘉靖十九年(1540年)修建,距今已经500多年了。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石牌坊上的油漆彩画已经消褪,但其外形之雄伟(通阔28.86米,最高的明间主楼离地面12米)、雕刻之精美,仍然令人叹为观止。如今北京的仿古建筑不少,大都感觉粗糙艳俗,看看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真东西吧,没法比!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大红门是陵园的正门,有三个门洞,又名大宫门。其两侧路边个有一下马石,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现在这个下马石都还在,只是放置的位置离大红门稍远了点儿,不知是何用意。过去来祭陵的人必须在此门下马,徒步进入陵区,皇陵威严在此,莫敢不尊。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关口,均派有重兵驻守,乃百姓不可接近之禁地。现在这些围墙及关口都早已坍塌或被人为破坏,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过了大红门,沿神到继续北行,一座巨大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长陵的主人——明成祖朱棣的神功圣德碑亭,亭内安放的神功圣德碑记载了朱棣先生一生的丰功伟绩。碑阳为明仁宗撰写3000余字碑文,程南云书丹;碑阴及碑侧为清朝乾隆、嘉庆二帝的御制诗文。巨大的碑亭和功德碑,尽显永乐朝雄视天下的宏大气魄,确实让人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继续往北就是石像生了,就是俗称的“石人石马”。其实这些石像不仅仅是人和马,内容挺丰富。但大体可分为:石人、石兽两种,共计36尊。这里的石像生,为正统三年置,石料全部采自北京房山独树石场。石像生们列在神道的两侧,由南至北,依次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臣、文臣、勋臣。每一尊石像生都神态安详,栩栩如生,雕刻极为精美细致,不信您自个儿瞧儿——(待续)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十三陵觅古(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