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中国最有影响力诗人揭晓

标签:
2009年度中国最有影响力诗人揭晓文化 |
分类: 新闻 |
何三坡
著名诗人、文化批评家。土家族,祖籍贵州德江农村,现居北京燕山。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组诗《木刻师鲁迅》获丁玲文学大奖,小说《挎一篮粽子出夜郎》入选《中国先锋小说二十家》。2008年出版诗集《灰喜鹊》引发热议,被媒体评为“史上最牛诗集”。2007年起发表大量评论,激起社会强烈反响。主编出版有《艺术札记》6卷等。北京·上苑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远观
1982年生,生于河北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80后著名代表作家、诗人、文化批评家、媒体策划人。著有散文集《北方笔记》、散文集《那些错过的时光》、散文集合集《冲刺诺贝尔.80后实力散文作品》、散文集《走南看北》、《我本庸俗》,小说集《迅速集合》、《我的歇斯底里》、小说与人合集《旗.80实力作家奋斗卷》、“远观访谈录”已经闻名于网络媒体。。考试指南报、京华时报、河北日报、中国时报、承德晚报、承德广播电视报等媒体报道。同时是远观访谈录总策划、主持人和访谈中国网总裁。被誉新浪网等誉为“八十后十大代表作家和诗人”。其散文和小说作品独具特色,先锋性和歇斯底里的风格影响了许多读者。
沈浩波
沈浩波1996年开始诗歌创作,1998年发表《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并因为这篇文章进入诗坛。这篇文章后来成为引发 1999年中国先锋诗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大论争的重要导火索。199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并成为同年诗歌大论争中“民间立场”一方的中坚人物之一。2000年5月,沈浩波被邀请成为广州出版社《中国新诗年鉴》编委;7月和一些朋友一同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并写作《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在中国文化界引起了地震般的反响,彻底改变了中国先锋诗歌的走向; 12月获《作家》杂志年度诗歌奖。现居北京,为先锋诗歌网站“诗江湖”的版主,被中国诗歌界称为“心藏大恶”的诗人。写作至今,有数百首诗歌和几十篇诗学随笔和理论文章发表于国内外各种刊物和选本,出版有诗集《一把好乳》。
碧宇
原名,陶群,女,七十年代出生,安徽六安人,农村出生,九岁上学,十六岁辍学开始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创作,并完成合肥商校《供销企业管理》的学业,之后成立苏埠女子文学社,二十二岁下岗,二十四岁在六安成家并开始创业经商,八年经商,虽尝遍酸甜苦辣、历尽人生坎坷,但也小有成就。八年后,三十一岁弃商从文,当过《法制日报》驻安徽记者站六安分站站长,2006年10月创办“大别山诗刊论坛”,2007年5月创办《大别山诗刊》。当前有文学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诗风》《中国诗》《散文诗》《诗参考》《中国文学》等报刊杂志,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诗库2008卷》《中华诗歌精选》《中国最佳网络诗选》《当代短诗精典》等多种选本。
于坚
著名当代诗人,毕业于云南大学,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含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散文集《棕皮手记》等十余种。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诗人奖。
周瑟瑟
男,生于湖南,现居北京。小说家,诗人,文化评论人。曾任多家媒体主编。现为电视制作人,纪录片导演。主要著作有诗集《17年——周瑟瑟诗选》、《松树下:周瑟瑟编年诗选》、《尘世的礼物》、《披着语言飞翔》、《卡丘卡丘》、《缪斯的情人》等6部,长篇小说《暧昧大街》、《原汁原味》、《野花》、《苹果》、《中关村的乌鸦》等5部,以及三十集战争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小说)等500多万字。2005年开始倡导卡丘CULTURE主义,主编《卡丘CULTURE主义》。获得过首届汉语博客诗歌大赛一等奖等十多个奖项。作品收入国内外一百多家选本,其长篇小说多次进入文学图书排行榜。
丁成
诗人、批评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写诗,后兼事批评理论。出版《阳光之门》(重庆出版社2003年),著有诗集《雪景的反光》,长诗《我是那我是》、《蟑螂的微笑》、《幻象》、《家园》、《地球》、《死亡四重奏》等,思想笔记《驯兽师日记》,长篇小说《人类园》,理论批评文集《批评的芒刺》,主编《80后诗歌档案》。诗歌、理论作品散见于海内外各类文学杂志,2002年发起轰轰烈烈的80后诗歌运动,同年主持出版《蓝星—80后文论卷》,在中国诗坛引起巨大反响。其以《上海,上海》、《广场》、《2004悼词》等作品饮誉诗坛,其诗被誉为“人类文明的颓废预言”,其人被誉为“时代的悲情歌手”著名诗句“我们不知道还能以年轻的名义坚持多久”更是广泛流传,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精神的代表人物。
林萧
男,湖南永州人,80后代表作家、诗人、媒体评论员。中学时代曾被评为第四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已在《作品》、《青年文学》、《中国青年报》、《散文诗》、《青春诗刊》、《中国校园文学》、《诗刊》等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200余万字,曾荣获中国作家协会《诗刊》2002年度全国校园新诗笔会一等奖等50多项全国性征文大赛奖。
郑小琼
女,1980年生,2001年来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刊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2007年获得“利群*人民文学奖”、华语传媒奖年度新人提名、庄重文文学奖、2007年度十大“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许多余
男,1985年生于安徽六安革命老区大别山金寨县,原名付强。80后代表诗人、80后先锋作家。安徽最受关注的先锋行为艺术家。“非萌芽”概念提出者。有作品发表于《青年文学》《佛山文艺》《星星》《读写月报》《文学界》等刊物。2007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原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2005年获得首届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作品邀请赛一等奖,出版80后第一本诗集《柔风的诗》(舒婷作序),并在多所高校巡回演讲。2006年获得“十大校园诗人奖”。2007年4月长篇小说《远方》入围中国作家协会“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节”原创小说前十强,得到莫言、白烨等诸多名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