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啸诗歌文化 |
分类: 新闻 |
海啸:最好的诗歌出自"诗歌界"以外的作者 |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6-05 发表评论>> |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80605/000cf1a48f8709b1903806.jpg 《大爱无疆:我们和汶川在一起》新世界出版社 《新文化报》6月5日发表的记者董辑的署名文章《抗震救灾:诗歌在行动》,采访了诗人海啸对编选与出版《大爱无疆:我们和汶川在一起》诗集时的心路感言。该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是首部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再现大地震中塌陷的川北大地和中华儿女共同抗震救灾的史诗画卷,也是全面反映这场灾难的第一本诗集。 海啸是著名诗人,网上有影响的诗歌网站“新诗代”的创办人。汶川地震发生后,读到大量抗震救灾诗歌的海啸深为感动,“一开始,我也只是通过新诗代网站做了个‘汶川,我们和你在一起’的抗震救灾诗歌专题,没想到引起强烈的反响。于是,我专门在新诗代网站开通了‘抗震救灾诗歌展’的频道。同时萌发了编选《大爱无疆:我们和汶川在一起》的诗集。没想到非常顺利,新世界出版社也非常重视,从编选到出版,仅用了6天的时间(其间我三天三夜未曾合眼)。该书于5月22日,也就是哀悼日过后第一天就面世了。”海啸坦承,他是在巨大的哀恸和感动中编完此书的。“我的朋友,诗人汤松波和南方狼与我一道,参与了具体的编选工作。在编选过程之中,我从未主动约过一首作品,因为我知道,在这样举国同泣、万里悲云的背景之下,任何功利性、目的性的写作都是不妥的。在编选中,我未向外界透露只言片语,完全是‘秘密’完成了所有出版工作。新世界出版社的行动值得尊敬,他们会将此书的所有发行收益,无偿捐献给灾区。” 编辑这本书,让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诗人的海啸,经历了一次灾难重现的心灵旅程,“我无数次地伏案痛泣,这些诗中散发出来的悲悯和哀伤深深刺痛了我。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在灾难面前,所有炎黄子孙表现出来的坚定、英勇和顽强。”海啸认为,好的诗歌是那些发自内心、拥有最真实情感的诗歌,所以“在《大爱无疆》中,最好的作品反而是出自那些‘诗歌界’以外的作者”。 海啸告诉记者,这是一本毫无商业诉求的书,“完全出于公益的目的。诗集已向灾区捐赠一部分,其它发行收益也将全部捐赠。所有出版资金来自于出版社,包括我的一个好朋友张远征,也对此书的出版提供了必要的资助。”而对目前“地震诗集”大量出版这一现象,海啸的看法是“当然是好现象,但重复出版就是浪费”。 在海啸的新浪博客中,他特意从《大爱无疆:我们和汶川在一起》中摘录了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这首诗的标题为《哀歌》诗作者叫赵学成。 哀歌 让我们过一会儿再谈论死亡好吗 过一会儿,让我们好有充足的准备 西南大地的一声咳嗽,让这么多 尸首在瓦砾下获得了平静 是的,死很静,也很轻 是的,死宽恕了它自身带来的所有灾难 让记忆蒙尘,一切都还不十分的真实 一切都还在我们身上战栗、眩晕
让我们过一会儿再谈论死亡好吗 先谈谈疼痛,泪水,那雨中人群绝望的叫喊 谈谈母亲的孤独,丈夫的无言,孩子的挣扎 谈一谈声音,溃烂的伤口,那片破碎的土地 那些废墟中呻吟着的生命,在惨白的瞳孔中看见 倾斜的天空下,血泊中漂流的一只鞋子 让我们先谈到他们,幸存的亲人 谈到这只鞋子里颠簸着的中国
让我们过一会儿再谈论死亡好吗 这是我的祖国,天府之国的一块肉 这是另一个家,另一个慈祥的母亲 我的基因五千年前就在那里滋养了 不断递增的数字,那是 许多个我的一部分正在死去 那是我们的心跳压过地震轰响的地方
让我们过一会儿再谈论死亡好吗 让悲伤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 让记忆的河道变宽,无数个游子 举首眺望祖国的左心房——在那万里边陲 连绵的手臂已织成巨网,呐喊声中 逐渐汇入了逝者与伤者的名字 在血的潮汐中我们有着相同的体温……
——让我们不要谈论死亡了好吗 让我们再一次怀疑死亡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