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廖伟棠新书《我们在此撤离,只留下光》出版,5月19日在台北举办朗诵会

(2007-05-17 00:49:54)
分类: 新闻
 廖伟棠新书《我们在此撤离,只留下光》出版
         5月19日在台北举办朗诵会
 
    廖伟棠的新书《我们在此撤离,只留下光——奥运前夕的北京》2007年4月由台湾大块出版社出版,现已在台港地区全面上市。5月19日,廖伟棠将在台北淡水的有河书房办一个相关的诗歌朗诵会,朗诵《我们在此撤离,只留下光》和前一本诗集《苦天使》里的诗歌,台湾评论家黄粱主持、导读。

  《我们在此撤离,只留下光》的介绍:

  在生命的旅途中出现的人,事件,以及只有一次机会按下的快门,在回忆的沈淀中会显现出什么样的光影?这是廖伟棠在北京居住五年后,返回香港定居所整理出来的作品。这部廖伟棠个人的北京行路谣,结合了散文随笔、诗与八十幅摄影的作品,时间凝结在2006年以前的北京,涵括了他所看到的北京艺文界的现象,他生活的细节,将细节放大成一种暗喻,以及那些与他交会的朋友。 

  本书分成三个主要部分: 
  1.北京在别处:这是较为宏观的,作者对于北京文化生态的观察、理解与评论。涉及的领域包括诗歌、摄影、音乐、文学的流放者、北京的地下文化。 

  ★在第一和第二单元之间,连结的是一个小型的纸上摄影展「从798到神州爱犬乐园」。前者是目前北京最热门的文化创意园区,后者是京郊已成废墟的乐园,但在作者的镜头中,两者却惊人的相似,在这里乐园与废墟交错,作者似乎在暗喻着,正在为奥运而着魔的北京,正在不断清拆与大兴土木的北京,其实更像是一个明日的废墟。 

  2.放大北京:灵感来自安东尼奥尼电影「放大」。这是从作者个人生活经验出发,去描写那些他所感受到的细节,像是北京四环的夜晚、北京大学里的老宅、居住在塔后身的诗人、音乐节;他不断的将北京的「细节」放大,作为一种描述的焦点。 

  3.波希米亚人物谱:这部分又更具体的将焦点放在个人,显影的是三十几位北京艺文界活跃的人物。每一张照片都搭配作者所写的图说,这是作者用图像与文字,为这些即将星散的朋友所留下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