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去的作家 苟活的表演

(2007-03-19 12:31:19)
分类: 评论

          死去的作家 苟活的表演
                   新闻日期: 2007-3-19 10:20:32  
 


                              作者:刘永涛

  一直以为,作为作家的王朔,在他那本长篇小说《看上去很美》之后,疏离时代文学,已经死去。甚至在更大的程度上,这“看上去很美”成为他的命运谶语——他的“复出”,在公众面前跳梁小丑般的表演,将他的拙劣和丑陋展示得淋漓尽致。

  这么些年,王朔一直在骂,从鲁迅、金庸骂到杨澜、吴征夫妇,对多个名人进行人身攻击,并扣上“偷窃犯”、“骗子”等莫须有的大帽子。他自以为是先锋的批判者的姿态,其实早已患上了喃喃自语的病态嚼舌症。他占据传媒重要版面,利用读者猎奇从众的心理,别有用心地散布一个又一个病毒,败坏公众的审美嗅觉和趣味,彻底地终结了他作为一个作家应有的良知。

  我们看到,在王朔连篇的脏话狠话中,已经颠覆了伦理,混淆了是非,超越了斯文乃至法律的底线。他公然宣布自己吸毒、嫖娼、打架、蹲过监狱,“是坏事干绝了的人”;他宣扬“婚姻本世纪要终结”,炫耀自己同时有“多个女友”,并公然暴露别人名字,完全不顾对他人隐私的尊重,已经进入疯狂的地步。

  如果说,“我是流氓我怕谁”作为王朔自诩的文学口号,在他曾经的文学年代喊一喊,还有几分反叛、建构的味道,那么在今天,重新以之作为表演的托词,已只能无情地证明其“流氓”、“疯狗”心态已近乎病入骨髓的状态。——以垂死姿态的挣扎,博上镜,博出位,追根到底,无非是追名逐利。

  其实,当“王朔”风干成一个标签,也在更深的程度上,折射出文学在这个时代残酷的生存境遇。当物质主义席卷社会每个角落,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学全面萎缩滞销,在边缘地带戴着镣铐无力地舞蹈,早已无法给任何一个作家永恒的现实自由与灵魂荣耀。不甘心退出文学江湖的王朔,必然会穷极手段唤起人们有关他的记忆。我们当然注意到了,他在鼓吹又要出新作了,在叫嚣韩寒这样的80后小毛孩,根本微不足道……遗憾的是,在这个时代,他选错了话语方式,甚至选错了叙事对象。他早已彻底摈弃了这样一个信念:作家最重要的永远是作品。

  固然,这是一个崇尚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个人意见。但即便省略王朔曾经的作家身份,作为社会个体,其面对公众的自我表达,也应该有必要的底线——不必苛求谦谦君子之态,但小学生都知道的文明礼貌总该听说过吧。倘若一定要出口成“脏”,装疯卖傻,肆意攻击他人,那么公众就要保持距离,给予必要的警惕;担当引导大众视听功能的传媒,则该戳穿苟活表演者的真相,而非暧昧地做上挑战社会良知的帮凶。来源: 四川新闻网


 
 【人民网-河南视窗】 责任编辑:程明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