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论 |
让人管窥的小说
——读周瑟瑟的私房小说《原汁原味》
借着冬日的暖阳,躺在逍遥椅上,一边品尝着小朵从上海豫园买回来的小点心,喝着咖啡,一边读着这样的一本私房小说,真是惬意得无与伦比。
老年间不是有句话说嘛,雪夜闭门读禁书,这种感觉和当下我的境况差不多,虽然窗外的雪早已停了,但我愿周瑟瑟这本小说遭受禁毁,然后隔个荒诞的年月再开禁,人们不是都喜欢这口嘛,越是遮避的东西,越要穿破层层阻碍去窥看。每个人都不妨坦白一声,我有管窥癖。
其实读这种私房小说就是成全大家的管窥心态。
我在成全我自己。
我喜欢读这样的小说,他真实,他当下,他不做态,他敢恨敢爱。他不虚伪,他有骨有肉,读罢令惊堂拍声,大呼:过瘾。
周瑟瑟的这本小说,实际上有很多纪实的场景,比如“男孩女孩”,三里屯确有这个酒吧,记得有个叫大仙的诗人经常光顾此地,在那里酒眼朦胧地写他的《一刀不能两断》。等我在2005年寒冷的冬夜前去找寻的时候,这间著名的酒吧早已不复存在了,但听说这间“男孩女孩”酒吧流传着很多令人晚上睡不着觉的爱情非爱情故事,但我没有想到过周瑟瑟的小说也和这间酒吧有着一丝的牵扯,至于他写的这个什么IT行业,我是一窍不通的,枯燥无味,在我的眼里,IT业就是一个投机主义者钻营的行业,这可能对本书的作者周瑟瑟有些大不敬,因为他本人就是置身于中关村IT业当中可以傲睨群雄的佼佼者,换言之叫成功人士,但对于小说要叙述的内容这也只是小说的外壳而已,管他什么行业,你小说就是写娱乐业我也不去深究,小说写出来只为好看,再说在中国在世界各地,哪个国家哪个行业不是在明争暗斗?前两天传闻萨达姆终于被绞死了,这是政治上的斗争,但终端是和商业行为是一体的,一回事,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在短时间内谁也不好轻作判断,IT业也一样龌龊,丁香玉一语道破天机,“你们这些所谓社会精英,其实都是垃圾男人,天天是歌厅小姐桑拿按摩,对老婆你真正有兴趣吗?”
我只喜欢一眼就能窥察到内核的那些文字,例如周瑟瑟还有一本大致也是写IT业的小说《暧昧大街》(这里不去论及),虽然这本叫做《原汁原味》的小说不长不短,正是我通常得已驾驭的长度,12万左右,读起来不累,很快就能读完,如果摆在书架上,站着读,相信有个小半天也能读完。那种感觉犹如喝了顿小酒,脸红扑扑的,透着外人难以觉察的喜悦,轻轻翻读的快感……
记得昆德拉在他的《被背叛的的遗嘱》中,论及小说和作家的关系时,他曾引用普鲁斯特的观点说:“一本书是另一个自我的产品。”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设想,此书暗藏着许多作家本人的切身体会,也就是说,它有着许多自传体的可能性,当然对于熟悉周瑟瑟的人来说,那个在几个女人当中游刃有余的胡春并不是生活中的原型周瑟瑟,以我写小说的经验,他是个无数男人的综合体,实际上周瑟瑟在生活中十分严谨,只有严谨的作家才能写出如此寓意深刻的私房小说,姑且叫它为私房小说,当然我更愿意叫它IT小说,在第31节中,胡春和丁香玉的“PK”的段落精彩绝伦:“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相互欺骗而又不说出真相……”
我用了五个小时零五分钟看罢周瑟瑟的这本小说,另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思考,此本小说对于社会真实性的揭示程度却令我大感意外,前面的设置是一片温情脉脉,桃色新新,可是结尾却来个大逆转,顿觉人性的残酷之极,直面人生得叫人无法回避。无疑丁香玉的死是物质时代的必然的牺牲品,而中青年男人女人的情感危机也实实在在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主题曲!
步入婚姻殿堂的人们,要警醒啊!
守住自己,不要迷失于一时的冲动和欲望之中,也许才是此本小说要告诫大家的……
(《原汁原味》 周瑟瑟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定价22元)
(张后:著名诗人、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