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论 |
商业是爱情的毒药?
——周瑟瑟长篇小说《原汁原味》的赤裸拷问
周瑟瑟的最新长篇小说《原汁原味》(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以近乎原始的笔法展现了现代商业背景下的一段情感悲欢。小说的主人公是某外资IT公司任副总的胡春,他的妻子丁香玉则在另一家“海归”创办的咨询公司上班。两个商业时代外表光鲜的精英人物,为追求感官的刺激相互背叛对方,最后以两人的离婚、丁香玉的自杀而告终。
作者在IT圈中浸淫多年,对商界人物情感生活的描写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逼真性。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似乎事业越成功,手中掌握的金钱与权力越多,情感生活也越脆弱和动荡。但正如主人公胡春一样,即使他们在放纵自我、沉迷其中之时,也对目前的生活方式保留着一息尚存的清醒与怀疑,对传统的、以忠贞为基础的爱情婚姻怀有挥之不去的留恋。
这种矛盾,是许多成功人士心灵的真实写照。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类困境?换一个提问的方法则是,在网络与商业年代,建立纯真的爱情是否成为可能?商业与爱情是否难以兼容?
小说安排了两条主线,一条是胡春所在IT企业内部的人事纠葛与生意起伏,一条是胡春与他妻子丁香玉对爱情婚姻的守护与背叛。两条线索相互牵连,在事业与金钱丰满之时,也是情感频频出位与越轨之时;而伴随着主人公婚姻家庭破灭的,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急剧滑坡和大幅裁员。从这种情节安排中我们不难感觉出,作者在潜意识中认为,商业环境与情感变化具有内在的联系。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残酷厮杀,对人物的内心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挤压与迫害,甚至带来某种畸变,导致其情感生活的破产。
商业环境如何破坏人的情感生活?首先,商业成功带来的大量金钱和人际交往机会,为人们放纵欲望提供了丰富的可能,通俗的说法就是“饱暖思淫欲”。或许有人认为,这只是那些人“定力”不足所致。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功力深厚,始终“出淤泥而不染”呢?人性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在风雨到来的时候,大多只能随风飘荡、随波逐流。
其次,商业的基本逻辑是满足欲望——满足客户的欲望,满足员工的欲望,满足投资者的欲望,欲望成了新的上帝。在鼓吹欲望的逻辑之下,性这一人心中原始的欲望必然被召唤出来,作为对自己(或他人)辛苦工作的奖赏,也作为缓解工作压力的“麻醉剂”。我们看到,在胡春的身边,性几乎是与商业同时进行的,是商界人物除金钱之外的另一个关键词。这是当代中国商业的现实之一。只有在公司业绩大滑坡的时候,“大家仿佛把那些美若天仙的小姐都忘掉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商业规则改变了人们看待情感的方式。商业的规则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在这种思维的不断磨砺之下,人际关系中原有的情感色彩被金钱与物质利益所取代,曾经覆盖在爱情、婚姻之上的美好面纱被无情撕裂。人们不再相信纯粹的爱情,认为那不过是性与利益的交换,或者是自欺欺人的谎言(胡春甚至怀疑,丁香玉是“别有用心地编出一个必须抱着我才能入睡的坏习惯”);不再相信神圣的婚姻,认为那不是性与利益的长期合约(胡春思考的是,它是不是“长期免费嫖妓与主动卖淫的哲学关系”)。神圣的爱情(爱)与上帝、魔鬼一样,需要依靠人内心的信仰(信任)来支撑,“信则有,不信则无”,只要有一方不相信,美好的承诺被打破,它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国民间有一个古老的说法:“贫贱夫妻百事哀”。相爱的人们理所当然地要为“共同的美好生活”而打拼,以为随着财富的积累,爱情和婚姻将越来越甜蜜。事实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确实不再有“百事哀”的烦恼,但人自己却被无情地改变,相互之间的感情也被改变。胡春在小说中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灯红酒绿的城市,这充斥着吃吃喝喝桌下交易的市场经济,我置身其中,像个演员一样游刃有余,该笑时笑,该哭时哭。时间过得真快,十二三年仿佛只应酬了一场酒宴,那个曾经滴酒不沾、一说假话就满脸绯红的我,如今已练得五毒俱全、八面玲珑。曾经的纯情啊,曾经的理想啊,成了如今脱口而出的假话,说了就忘,一文不值,好像从肠胃里呕吐而出的污秽物,让自己都厌恶。”这样,年少时期“两小无猜”的纯情被慢慢遗忘,贫困时期“相濡以沫”的深情不再真切。人们以商业、金钱来喂养爱情,到头来却发现那不过是毒药。“饱暖”成为纯真爱情的坟墓,这不是人们当初所期待的结果。
小说的叙述中穿插了大量对青春和饥饿年代青涩爱情的回忆,它与成人后的情感世界进行对照,将现实的堕落生活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怀疑与失望气氛。这似乎是在提醒我们,纯粹的爱情与诗歌一样,是小农时代与青春年代的产物,是和贫穷相伴而生的。它像一件易碎的瓷器一样需要被人精心照顾:需要被安放在一个远离喧嚣的僻静之处,需要我们克制住时时触碰它们、研究它们的欲望,需要我们投注一份不加思辨的关爱之心。
两千多年前,孟母为了儿子成材,不惜三次迁移住址。最后搬到了一处学校附近,年幼的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爱读书。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世用这个故事说明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两年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商业文明的革新与洗礼,另一件人们珍视的东西——爱情——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机,风雨飘摇,流离失所。哪里才是适于爱情居住的地方?我们应该将爱情安顿在何处?将家安顿在何处?
《原汁原味》没有给出答案。它只是“原汁原味”地揭露现实,在以放肆的感官生活描述强烈地调动读者的胃口,不经意地对你我提出拷问。显然,再回归到小农社会不再可能。在网络与商业时代全面到来之时,我们姑且将它视为一曲爱情的挽歌、一次无望的反抗。(张军)
(《原汁原味》 周瑟瑟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定价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