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论 |
会议主题:苏童新作《碧奴》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06年9月1日 下午2:00——5:30
会议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会议内容:
陈晓明:我首先做一点自我批评,我来晚一点,今天有一个20多年没见面的老朋友,说要见我,我也没有办法。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在这里大家齐聚一趟,召开苏童的新作,《碧奴》的学术研讨会。
今天到会的朋友都是文学界的同仁,也都是亲朋好友,本来今天应该是曹文轩主持的,曹文轩因为要去德国,他的签证出了点问题,今天被德国大使馆约去面谈了,所以我是临时替代的主持人。
首先,我想向各位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嘉宾。首先是我们今天的主讲苏童先生;还有远道而来的马悦然教授,是我们中国人的朋友,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
这位是陈福民教授,他是中国社科院研究所当代司的负责人。这位是阎晶明教授,他是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因为他到会导致我们的会议的政治方向是正确的。下面是诗人胡续东,也是我们北大的校友,还有这位女士是陈女士,以前是中国时报的记者。这位是陈建军女士,是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办事处的总经理。这位是李杰(音),是重庆出版集团的。这位是北大教授孔庆东。这位是孟繁华教授,原来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后来被沈阳师大高薪聘走,现在是中国年薪最高的教授。这位是著名作家格非先生,清华大学文学院的教授,这位是张颐武教授,这位是邵燕君教授,这位王娟教授。其他的都是我们现当代的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可能还有本科生,可能还有其他系的,我们都非常高兴,今天大家坐在一起探讨我们喜爱的苏童的作品。苏童这么多年来为中国的文学孜孜不倦的写作,给汉语的文学提供很多有益的经验,今天我们这个机会非常的难得。
我们今天采取一个比较自由的方式,大家都可以发言,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讨论,有不同的看法随时发表。我想苏童先说说你创作的想法。
苏童:我觉得今天应该开一个对我的批斗会。
陈晓明:哪一位先来发言?张颐武教授。
会议时间:2006年9月1日 下午2:00——5:30
会议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会议内容:
陈晓明:我首先做一点自我批评,我来晚一点,今天有一个20多年没见面的老朋友,说要见我,我也没有办法。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在这里大家齐聚一趟,召开苏童的新作,《碧奴》的学术研讨会。
今天到会的朋友都是文学界的同仁,也都是亲朋好友,本来今天应该是曹文轩主持的,曹文轩因为要去德国,他的签证出了点问题,今天被德国大使馆约去面谈了,所以我是临时替代的主持人。
首先,我想向各位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嘉宾。首先是我们今天的主讲苏童先生;还有远道而来的马悦然教授,是我们中国人的朋友,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
这位是陈福民教授,他是中国社科院研究所当代司的负责人。这位是阎晶明教授,他是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因为他到会导致我们的会议的政治方向是正确的。下面是诗人胡续东,也是我们北大的校友,还有这位女士是陈女士,以前是中国时报的记者。这位是陈建军女士,是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办事处的总经理。这位是李杰(音),是重庆出版集团的。这位是北大教授孔庆东。这位是孟繁华教授,原来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后来被沈阳师大高薪聘走,现在是中国年薪最高的教授。这位是著名作家格非先生,清华大学文学院的教授,这位是张颐武教授,这位是邵燕君教授,这位王娟教授。其他的都是我们现当代的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可能还有本科生,可能还有其他系的,我们都非常高兴,今天大家坐在一起探讨我们喜爱的苏童的作品。苏童这么多年来为中国的文学孜孜不倦的写作,给汉语的文学提供很多有益的经验,今天我们这个机会非常的难得。
我们今天采取一个比较自由的方式,大家都可以发言,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讨论,有不同的看法随时发表。我想苏童先说说你创作的想法。
苏童:我觉得今天应该开一个对我的批斗会。
陈晓明:哪一位先来发言?张颐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