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保平:江湖烟雨十年灯

(2006-04-19 17:19:04)
分类: 活动

江湖烟雨十年灯

 

张保平

 

彷佛是一个梦,一个早已被我忘却的梦,在不经意间又被打开。

其时,已是2006年仲春,春天的阳光撒满大地,外面,丁香花盛开。在武昌水果湖的《知音》杂志社编辑部,我正在埋头编稿,突然接到黑龙江姜红伟大哥打来的电话,让我为我们曾经有过的青春年少的时光写一点纪念的文字。是这个电话,我才恍然想起,二十年前,青春年少的时候,我曾经写过诗……曾经是诗歌海洋中一条小鱼。

那个时代,对我而言,确实像一个梦境。我恍然觉得,那时的我,真得犹如一条小鱼,在文学的江湖中迷惘游荡,谈不上快乐,但内心却充满激情和躁动。因为真诚和清纯,我呼吸的空气中彷佛也充满了诗歌的味道,那种味道犹如青草的味道,总是让我感到心旷神怡,并且因此对人生满怀幼稚的希望和幻想。

那时候,我总是独自快乐或者忧伤地吐着一个又一个虚幻的泡泡,这些泡沫可能就是诗歌。在月光下,在阳光中,在风中,在雨中,在快乐或者是忧伤中,这些泡泡变幻着色彩,一个一个飘走、破裂。它们破裂的时候声音微弱,彷佛是一声蚂蚁的叹息。那时候,我还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其实我已经成年),痴迷地盯着虚无缥缈的空中,以为自己会这样虚度一生。

直到有一天,我感觉自己很冷了,我感觉自己很孤独。可能是我也感到了一种生存的危险。在某一天晚上,在凄冷的月光下,我像一只海龟一样蹒跚上岸,在海边找到了一条生活的大道,汇入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从此远走。就这样,我告别了诗歌,告别了年少时的梦境。

二十年的时光过得真快,转瞬间,我已将近不惑之年。期间所经所历,虽然平淡无奇,但面对时光在心灵中留下的刻痕,仍然不胜唏嘘。

二十年前,那时我还是内蒙古一个中学的高一的学生,偶然在一张《春笋报》上读到一则举办文学夏令营的启事,当时头脑一热,向父母要了一笔钱,在暑假第一次出远门坐火车去南京参加笔会。那年我17岁,也就是在那次笔会上,我认识了姜红伟、南岛、马萧萧、希萌、叶宁、李长军……这些才华横溢的人们,他们是我那时的偶像,也是我那时梦境中的一株株生机勃勃的小树。他们的身上飘洒着阳光的味道,树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那些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发出诗歌的光芒。直到今天,虽然我已经忘记了他们的脸庞,但他们和他们的诗歌依然是我回想梦境时最美的风景和记忆。

让我惭愧和感动的是,那次,我是唯一的一个“自费”参加笔会的“诗人”,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没有在《春笋报》上发表过诗歌,也未写过诗歌。但当时杨刚老师却并没有把我这个冒失的追梦者拒之门外,而是热情地接纳了我。那是我年少时最愉快的一次远游经历。许多年后,我仍然想念南京、想念那段时光、想念那些朋友……此后,南京笔会回来后,我开始写诗,用一个“半岛”的名字陆续在报纸上好像发表过几十首诗歌。后来,我还自费出过一本薄薄的诗集。但当年的诗歌和诗集,现在已荡然无存。此后,因为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我入伍当兵。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彷佛一夜之间,对诗歌曾充满狂热的我却忽然与诗歌绝缘,从此不再写诗,也忘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诗人梦想。

当兵后,我在内蒙古阴山深处的一个仓库当过两年哨兵,天天带着军犬在大山深处的弹药仓库间巡逻放哨。两年后,我考上了石家庄一所军校,在军校中学习炮弹勤务专业,诗歌离我更远了。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石家庄的一个部队,在那里当过排长、干事、秘书,后来又调到石家庄的一所军校,在学员队当教导员,整天带领一些军校学员上课、训练,日子过得平淡无趣。终于有一天,我厌倦了这种生活,离开了部队,转业后不久,我又辞职当了记者。2003年的春天,我来到了武汉,在《知音》杂志当了一名平庸的编辑。日子就这样平庸和平淡地过着,我觉得很好,我知道这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春去冬来,生老病死,一切都在不经意中流逝……

二十年后,让我奇怪的是,我竟然这么长时间没有再想起诗歌,再也想不起起我当年写过的诗。但二十年前认识的那些朋友,我依然记得,并曾有过一些接触片断。

1990年的冬天,我曾陪马萧萧去吉林辽源游历,去辽源的诗友赵立群女士家做客,曾受到她和她的父母的热情接待,然后我们又一起去了西安,见到了在西北大学作家班读书的南岛、郁舟、他他。回去的时候,还是南岛兄代买的车票,当时南岛兄也是一名穷学子吧,讨扰他现在心里想来真是不安。

  1995年我出差曾路过南京,当时听说叶宁当了警察,曾去他所供职的白下区公安分局找过他,但他当时已调到别的单位,只好怅然而回。对于叶宁兄,我也有一事很愧疚,当年我出过一本小诗集,叶宁兄曾向我寄来二元钱购书,但当时因为我离开了部队没有及时寄给他,后来也忘了他的地址。因此一直失信于他。我的诗集不堪一读,95年我去南京拜访他时,曾特意请了一本《华严经》想赠送他,了此心愿,但可惜没有找到他。前几天红伟告诉了我杨刚老师、南岛、叶宁的电话,知道了他们的近况,心里很高兴,在此遥向三位问好,祝他们吉祥安康。

诗歌,可能是当年别在我们青春的外衣上的一枚银饰,它注定会在岁月的痕迹中褪色和被氧化。现在,让我们把它收藏在记忆的岁月中好了。

二十年后,坐在电脑边写这篇怀旧的文字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岁月留下的温暖。二十年后,我不再是一个诗人,但真正的诗歌的味道,我仍然能隐约嗅到,那是一种阳光的味道,只有在青春梦想的阳光下被曝晒的人才会留恋和回味……

2006年4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