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魅力雪兰莪之五——肉骨茶&娘惹糕&椰浆饭 味蕾在旅行

(2013-03-28 16:15:12)
标签:

旅游

http://s5/mw690/3f1f3dc5gd8f77b87b5e4&690味蕾在旅行" TITLE="魅力雪兰莪之五——肉骨茶&娘惹糕&椰浆饭 味蕾在旅行" />

    味道,在英文中被翻译成“Taste”,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可以从无数种Taste中获得幸福的感受,而成为Taste的食物也必须经过无数次挑剔的检验——关于马来西亚美食的“Taste”,不同的形态,亦会引发我们大相径庭的解读,有时,它是肉骨茶的质朴安然,洋溢着一点点稍纵即逝的历史味道,有时,它又是娘惹糕椰浆饭娇艳旖旎,多变的搭配中,演绎着风花雪月、轻盈明媚的姿态。数百年的迁徙融合,使这里的美食汲取各地精华,但同时,又绽放出属于饕餮马来“美食博物馆”的个性精彩。

 

肉骨茶 创业传奇

“肉骨茶”与茶无关,更准确说,应称之“肉骨汤”或“猪肉猪骨中药汤”。关于它产生的版本大相径庭,但究其根本,均与早期华人创业有关。位于吉隆坡西南约40公里,马六甲海峡东北岸的马来西亚最大港口巴生,是肉骨茶故乡,以“宝香绑线肉骨茶”为代表的400多家肉骨茶店,不仅让无数当红美食家和作家趋之若鹜,更能让我层层叠叠的味道中,品到数百年前华工步履艰辛的足迹。

http://s7/mw690/3f1f3dc5g7c18bf5fca06&690味蕾在旅行" TITLE="魅力雪兰莪之五——肉骨茶&娘惹糕&椰浆饭 味蕾在旅行" />



    当年在巴生驻足的华工主要来自两大区域,广东地区和潮洲地区,强身健体的肉骨茶虽然均以略带少许肥肉的新鲜排骨加当归、党参、干草和枸杞子等经数小时小火炖煮而成,但亦移民口味的区别,飘散着两种殊途同归的味道:一种,是富含草药与香料的粤式浓醇型,一种,是增添胡椒酱油的潮式清淡型。我们此次享用的“宝香绑线肉骨茶”属于后者,经过绑线处理的猪肘猪蹄,少了些油光泛滥的肥腴,多了些生态肉食的原汁原味。和相当一部分肉骨茶的“大烩菜”不同,这里肉骨茶选用的食材,虽然亦是常用的猪肉,但均达到“一菜一味”的乐活美食标准,不但大肠、排骨、猪蹄、五花肉及蘑菇豆腐等多种配菜林林总总,亦每种食材,均采用小锅熬制,有的清鲜,有的肥美,有的咬劲十足快感备至,有的,则细腻真切、回味悠长。

http://s2/mw690/3f1f3dc5gd8f77a048631&690味蕾在旅行" TITLE="魅力雪兰莪之五——肉骨茶&娘惹糕&椰浆饭 味蕾在旅行" />

    据老板介绍,“宝香绑线肉骨茶”的成功的秘诀,不是在“肉”,而是在“茶”,即精心熬制的汤料,常言所说的“三碗水熬一碗汤”,仅仅是这种精心的万分之一,每天,从前一天晚10点开始,厨师们就开始为第二天的汤底忙碌,然后,从凌晨1时到5时,经历整整4个时,一些水、一些肉、一些药材,才能在低吟浅唱中,完成它们从平凡到精彩的华丽转身,最后,一点黑酱油和豆酱油,一碟红辣椒,一碗雪白的本地特色米饭,一根金黄色的油条,则为肉骨茶,这曲完美的乐章,画上辉煌慨叹的句号。这道远行华工抵御清晨寒冷的果腹小食,没有宫廷传说,没有名人光环,没有惊天爱恨,最终,却成为整个巴生、整个马来西亚美食的同义语,成为停留在我舌尖的,唏嘘不已却又云淡风轻的岁月余音。

http://s2/mw690/3f1f3dc5gd8f779aaaa61&690味蕾在旅行" TITLE="魅力雪兰莪之五——肉骨茶&娘惹糕&椰浆饭 味蕾在旅行" />

 

娘惹糕 销魂情爱

   娘惹美食,从字面上就流露着一种挑逗的俏皮感,其源缘和味道,亦是融合的产物。“娘惹”不是地名,而是一个特定的族群,只有在明朝初年,马六甲槟城一带的早期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生下的女性后代,被称为“娘惹”,而男性后代,则被称为“峇峇”。由于都是混血儿,“娘惹”美食集马来西亚美食和中华美食之大成,既使用诸多马来“奔放”的调料,如花生、椰浆、辣椒、虾酱、柠檬草等,又使用华人常用的“内敛”食材,如猪肉、鱼、豆腐、豆芽等等,据说,过去,女孩在12岁时便要学习娘惹美食,才能在出嫁之时,熟练掌握几十种调料配比编织的成百上千种搭配,成为称职的“娘惹主妇”,其繁杂程度可见一斑。

http://s8/mw690/3f1f3dc5gd8f77acc8997&690味蕾在旅行" TITLE="魅力雪兰莪之五——肉骨茶&娘惹糕&椰浆饭 味蕾在旅行" />

或许正因为如此,正宗娘惹美食在都市里已为数不多,我们此次雪兰莪之行,未能全方位体味其独到之处,不过,自助餐台上随处可见的,以椰浆、糯米和糖精而制成的娘惹糕,足以让我的味蕾,捕捉到“混搭爱情”的黯然销魂,同时,橙汁、红豆、各式热带水果,亦是娘惹糕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搭配,当它们五彩缤纷,慵懒闲散地躺在香蕉叶上,如同一个个正值最好年华的娘惹女子,纯情而灵动,难怪,有文人如此描述它——“中国素材的内敛遇上马来料理的奔放,调制出人间稀有的爱恋热情”。

http://s9/mw690/3f1f3dc5g7c18bf89d9c8&690味蕾在旅行" TITLE="魅力雪兰莪之五——肉骨茶&娘惹糕&椰浆饭 味蕾在旅行" />

 

椰浆饭&沙嗲  极致绽放

    先后两次马来西亚之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饭”,就是在最廉价和最奢华餐桌上同样引人注目的,如花朵般缤纷鲜艳的椰浆饭,虽然,他们不过都是寻常的米饭,但在使用椰浆蒸煮后,浑圆的造型包裹在天然的香蕉叶之中,配合当地的香料娉娉婷婷的清香,再加上素简如露的酱油,锦上添花的辣椒,便让我的舌尖,便轻轻盈盈的,绽放出一朵朵娇艳的花。

    在我印象里,马来西亚有多少种美食,就有多少种椰浆饭的搭配方式,但无论食材变化如何多样,在我心目中,还是加上“沙嗲”的那种最经典。据介绍,雪兰莪地区的加影,是“沙嗲”的发源地,有着“沙嗲之城”的美誉,虽因时间紧张我们未能驻足,但因近水楼台,雪兰莪的“沙嗲”,已经流露着亦浓亦淡、漫语轻旋般的婉转,口感绝对与众不同。

http://s1/mw690/3f1f3dc5gd8f77b72e450&690味蕾在旅行" TITLE="魅力雪兰莪之五——肉骨茶&娘惹糕&椰浆饭 味蕾在旅行" />



据说,“沙嗲”在东南亚语言中常常就是“烤串”,但此烤串非彼烤串,虽然形态简单,但必须使用蒜、香茅、姜、芫荽子、花椒、姜黄、酱油、椰浆等东南亚常见调料腌制整整十几小时后,再穿成串,以适度的火候烤制,最后再刷上一层厚厚香气馥郁,色泽浓烈的沙茶酱。请不要小看最后这些沙茶酱,它们,对调制者的技巧比例要求极高,不但要用花生酱、椰酱、酱油、糖以及干虾等材料混合制成,还要保留花生的碎粒和隐约的醇香,方能称作极品。因此,简单的“烤串”,在这里亦洋溢着令人感动的味道,让我情不自禁的停下来,慢下来,用1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和娇媚的她,属于雪兰莪的她耳鬓厮磨,在返朴归真的绮梦中,让味觉、视觉,以及心灵深处的所有想象、感动和欲望,配合“沙嗲”的香气,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波涛起伏,飘向未知的远方……

http://s14/mw690/3f1f3dc5gd8f77a8064ed&690味蕾在旅行" TITLE="魅力雪兰莪之五——肉骨茶&娘惹糕&椰浆饭 味蕾在旅行"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