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过【碛口】


标签:
山西临县古镇碛口历史变迁走马观花色影记录 |
分类: 神州漫游 |
在中午抵达了山西吕梁山黄河边上的古镇——碛口,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
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享有 “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
碛口的繁荣缘于大同碛的惊险,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
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碛口遂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
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
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
各类服务型店肆300多家。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
现镇内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
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
由于古镇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
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碛口是这个贫困县里一个在经济上毫无起色的小镇,
人均不足千元的年收入使人难以相信这里发生过富庶和车水马龙,
如此的反差,就发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这样的建筑在山西可以说很典型,但在黄河边上枕水而眠,让远来的商贾会感到亲切。
午时的阳光还是很刺眼,这位老人依然稳坐在阳光里,嘴里招呼着“来客人啦!”
透过阳光,向黄河水中望去,会使人念起“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至海不复回”
古镇的兴衰,逝去的人面桃花,酒肆客栈的人声鼎沸。此时留下的,可能更多的是清静
睡在这里 可以听见黄河之水在枕边流过
这里的游客会为了找到一个栖身之处走过这个古镇的每一个客栈
我想,要是能够在这里住上一夜就会有更多收获,最起码一个日落还有一个日出。
途中,在保定吃的快到晚饭时的午饭。味道嘛?不错,若是以后顺路可以再来,小伙的子老板很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