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微风

(2007-04-24 12:39:59)
分类: 世事

    去了一趟上海,借着车展的东风。
    新鲜地方,新鲜状态。19日到上海,一路所见,晴空微风,梧桐柳树皆绿,过了怯生生的早春,正把憋了一冬的生机都释放出来,遂成风神逸致。这是难得的春日,仅仅在前一天,上海还在逛大风,而20日又不见了清朗。傍晚不参加招待,独自在浦东东方路一家露天排档吃菜心咸肉和鱼头豆腐,看人来人往。
    忙完手头的事儿后,终于能约老朋友见面。LL刚好在20日晚从外地回到上海,第二天就来找我。约三四年前,我还在北京工作,他还是复旦研究生时,我有一次出差找他,记得经过复旦正门,走了不短的路,才到他的宿舍;不多时也就匆匆告别。似乎,朋友的含义之一,是所有人互相之间,都是匆匆来客。数年一面,大段未改,尽在意料;自然免不了唏嘘一下时间如白马过隙,问问前程。
    同时约了三位老友在复旦见面。我和LL赶到时,LY已在门口等待。多年前,我去山大访友,也第一次见到早就多次知闻的LY。似乎在2002年,LY来京,我们和Zhu三人聊读书的事,逛白云观,无不高兴。我听鲍勃迪伦几首歌深受感动,也是出于LY的推介。他大致能在上海留下来做他喜欢的学问,并且在他所在领域,他应该是同龄的同行中功力至为精深的一个。
    CX那天穿得很阳光,我不忘赞美了一下。她再过两个月就毕业,回到广州工作。
    为了找能吃浙江菜的饭馆,我们转徙了两个地方寻寻觅觅。LL已不来复旦好多年,还不知道他记忆中一家有名的馆子早就拆迁了。LL坚持要请我们吃一顿像样的菜,后来找到了。我专门要了一盘泥螺。我们像开研讨会一样,说到复旦的某些人物,初步结论是,唬混的人真多。
    以前只记得复旦正门的领袖石像,并不曾好好游游校园。这次,我们饭后在校园到处逡巡。不是出于小资地说,法国梧桐枝叶新张,娉娉婷婷,诸多美好。我们走过那个据说晨读谈情两相宜的燕园,在那儿敲了个大铜钟。我跟LY说,以前印象深刻的敲钟是1998年的夏天,在济南大明湖。我们在燕园湖边树荫下小憩,谈到木棉花凤凰花,谈前程。树荫的枝条垂覆到水面,时有落叶飞。某片刻,我们都静默地发呆。
    我大致记得一首数十年前约翰丹佛唱的《Shanghai Breezes》,末句说,Shanghai breezes soft and gentle,remind me of your tenderness。【By 陈标杰】(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