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花过尽,乐以忘忧

(2007-01-17 22:39:52)
分类: 音乐

    一曲新梅花,摸奏出两三段,又中断了两三月,再继续摸进,如此蜗行自习,至前几天能完整弹出个架子,竟又是一年梅开梅落时。
    学的是吴景略先生的版本,《古琴曲集》谱。吴先生的梅花,风格集婉约豪放于一身,多用大猱,部分段落运指密集飞快,犹显风荡梅花之美。这也是难学之处,生疏晦涩,故对吴先生录音中那种从容自如、从心所欲的旋律和神气,难以摹得万一。郭平老师曾指导说,最好先学习慢曲,打好基础后再学难度大些的曲子;尤其是吴先生的风格,非初学者能体味其中堂奥。我十分认同郭老师的启发。不过,仍是硬着头皮把它学下来,因为实在是太喜欢这个曲子,能弹到哪种程度都可,弹下架子后再作细部的润饰。每一句都是按照曲谱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摸下来,对那些繁复的修饰性的撞和猱都不敢稍微大意。
    学琴,很大程度上出于好奇,神往,享受其中。每每对照曲谱摸索着弹出一个小节,都是莫大的欣喜。梅花的三段主题泛音,每次弹起,暗香浮动、临风飘逸之感油然而生。琴曲歌词说,“一操梅花,三弄逍遥”,正合我意。
    接下来要学的是成公亮老师的《忘忧》。这个曲子风格奇特,明快欢欣,听一遍,两遍,心里也达致通明欢快,忧愁顿消。同样,也有违郭老师的指导,对一种流派的风格还不怎么理解就贸然学另外一种流派的曲子,容易走弯路。主要还是因为喜欢它,所以觉得在目前拜师条件不足、弹琴只为自娱自乐的状态下,能够告慰自己是首要的,技法则可以慢慢积累。以前已经把成老师演奏的视频下载了,和曲谱对照着学弹,相信基本上可以弹出几分意思的。
    直到现在仍觉得,自己能在这种奇妙的乐器上捣弄出声音乃至所谓旋律的东西,实在是妙不可言的事情。(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古港故事新编
后一篇:文化自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