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什么时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

(2006-12-19 03:53:23)
分类: 世事

12月初在汕头大学参加“汕头对话”采访的时候,比较惊讶地了解到,尽管李嘉诚累计捐资已高达23亿港元,办学已25年,汕大仍然只是省属大学。汕大至今仍是非主流大学,另外,2002年创立、号称5年内办成亚洲一流商业院的长江商学院还在划水而彼岸仍遥不可及,李先生这两个最大的办学工程,至今尚未能在各自领域真正出彩。不知道他是否心存遗憾。

    但他却是非常诚恳谦恭地来做这些事业。市面上关于他商业成功的书数不胜数,我一本都没看,倒是李嘉诚基金会编订的一本他的演讲集,却是蛮有趣味。

    一言一行见心性,演讲应是反映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因其语言原汁原味,不经矫饰。我很惊讶地看到,这本《知识改变命运》的演讲集,语言非常质朴,却讲了诸多深刻的哲理。李先生讲商业,讲历史,娓娓而道,既有范蠡,也有弗兰克林;既有三国纷争,也有博弈理论。讲管理和当代潮流趋势,最终都是讲人生,胸怀、视野、学习、奉献、人性。这些话,讲得谦恭坦诚,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不仅有着世界商业领袖的洞察和远见,更是睿智的长者。想一想,很多人也在大谈这些人性关怀的词语,司空见惯了,虚幻且了无新意。但是这些话从这位历经沧桑、到达商业和人生巅峰的李嘉诚口中一遍一遍讲出来,分明显出他的坦诚,显出这些价值观的分量和意义。

    李嘉诚的奋斗,和他这一辈的所有商业成功者一样,备尝艰辛;而商业成功之后,亲身挑起社会责任的重任,勉力改善社会。他深知,财富的适当运用可以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他少时贫寒的家境让他体会生存、发展的艰辛,而教育、医疗、科技等关乎社会福祉的资源,现在仍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于是,他在26年前成立李嘉诚基金会,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

    有一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李嘉诚心里。去年,77岁的李嘉诚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了这样的故事。少年时期,他的家境非常贫寒。他记得14岁时,听祖母深深地感叹:“阿诚,我们什么时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

    8年后,李嘉诚创办了公司,至今已然超过半个世纪。富甲天下的他,仍然为当年祖母的话牵动心弦。他的捐助社会的资本财富可谓庞大,而他的睿智和品格,也是贡献给社会的无尽财富。他引用雨果的话鼓励人们道,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你内心的天空。这样的智者、长者之言,在寒夜里显得真切温馨。

    有谁自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像香港李嘉诚那么富有?【By 陈标杰】(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