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与正义

(2006-08-29 09:10:33)
分类: 商业

    《第一财经日报》的两位记者翁宝和王佑正在承受来自台湾鸿海集团大老板郭台铭的威压。“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其中一位在博客中(http://blog.sina.com.cn/u/4aa0126f010004v4)说。他们因为在6月份率先报道了鸿海集团在深圳的“血汗工厂”而遭诉“名誉侵权”,被法院查封、冻结个人财产,被最高索赔3000万元。
    索赔数额之巨、对记者个人的恫吓威压之重,妄图借此使公众舆论“以儆效尤”的居心之险恶,令人非常不齿。
6月份的“血汗工厂”报道开始,全国众多媒体跟进采访报道,形成了一种趋于一致的舆论,而这种舆论正受到以诉诸法律为幌子的公然践踏,所有做这个题材报道的媒体的客观公正性、公共责任、媒体公信力都遭受严重的挑战。此举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鸿海在内地对媒体的冷漠、隔绝,终于酿成了苦果。它不是借“血汗工厂”报道来反省多年来孤傲的公共关系政策,而是进一步滋长这种倨傲和狂妄,这真是它深重 的悲哀。这场为了维护“名誉”的诉讼,看起来是投向媒体的投枪,而实际上,锋芒将刺伤自己。诉讼一开,它将进一步陷于公众舆论的孤立。
    它的下游厂商苹果公司刚刚用自己做的调查报告平息了全球媒体对它的指责,眼下这块伤疤又要被揭开,又要被拿出来炫
“酷”(冷酷无情)。
    它的拙劣的媒体政策和公共责任的形象,不会在这场诉讼中被掩饰和美化,相反,是更加暴露无遗了。它真是全球性大公司在媒体政策、公共责任方面应该引以为戒 的反面标本。多少年来,大公司们小心翼翼地处理好媒体关系,履行社会责任,生怕半点差错引来舆论危机。他们一再告诫自己不可造次,不可成为别的公司的反面 教材。现在,有这家台湾公司出来做牺牲,高调充当别人拿来解剖对照的标本,不知有多少大公司一边看一边忙不迭地窃笑。
    我所说的媒体政策,并不是要那些公司讨好、取悦媒体,甚至试图收买媒体。而是,公司应该和媒体保持一定程度的友善和信息沟通。公司是一种公众角色,和个人、政府、
NGO一起,构成社会角色的基本框架。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它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用工)的影响,有义务作出披露。当公司成为公共事件的主角,它更有责任把事实告知公众,而不是隐匿、掩饰。孤高倨傲决不是良好的媒体关系、公共关系的应有之义。
   为它悲哀,它挑起一场独孤求败的官司。
   谢谢它。它正帮助着成就两位记者的名声,并且免费充当解剖用的小白鼠,为企业界奉献一个如何处理公共政策的反面案例,让传媒重温《新闻与正义》,以及尊严。
   
支持并且相信,公正、正义始终和这两位记者在一起。(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视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