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时茶色(下)

(2006-03-16 23:26:22)
分类: 世事

  张维良先生被誉为“圣手箫王”。他有一张箫演奏的CD,吹奏得纯净悠远,专辑名叫“茶禅一味”。喝茶虽不一定要追求什么意境,但是喝茶所得的安详、恬淡,似乎确具“禅”味。不过,老百姓喝茶的这种“禅”味,更多的是对生活的随喜和领悟,而非玄远莫测的佛哲思辨。潮汕人喝茶,独饮或聚谈,浓淡总相宜;粤方言朋友喝茶,意在吃饭,茶楼即饭馆;老北京喝茶,传统的场合是茶馆,有茶喝、有戏看、有零食吃,近乎娱乐。

在老舍茶馆喝茶,佐以点心,以豌豆黄和驴打滚最妙。都是米糕,掺入豌豆粉做成豌豆黄,切成菱形片,糯软而豆香留颊;米糕中间夹豆馅儿是驴打滚,厚实的三层,食色殷殷。巴掌大的小盘,糕点只有四片,如数家珍。茶用盖瓯盛,是谓之大碗茶。喝茶时,左手端扶茶托,右手揭开茶盖,刮去浮沫,泯一口。吃糕点、喝茶都要文绉绉的,没办法;前者是糕点又小巧又少;后者是茶具使然。

有茶有糕点可解口腹之欢,才能定下神来看演出。茶馆的演出有两道主菜,第一道是开场戏,京剧名篇名段演唱。茶馆的顾客多为外地游客,多只是要浮光掠影领略京城传统戏曲杂耍。既为短平快,则每样玩意儿只需摘取片羽只影就够了。京戏、京韵大鼓、双簧、吹拉弹唱,你方唱罢我登场,煞是热闹。压轴戏多为川剧变脸。这一路节目初看非常有意思,多去两趟,便无悬念可喜,因为每次带不同朋友前往分享,所以每次也都尽兴。

唯一不尽如意的地方,便是茶馆来客太拘谨。其实每个节目都有小高潮处,但现场反响不够热烈。曾有几次,每逢精彩处,便有人高声喝彩,“好!好!”连声,直抒胸臆,现场气氛即被搅动起来,叫好、呼应此起彼伏,会心而笑。但后来数次,高潮处少有人起兴喝彩,也少见人受煽动。这类演出既非高雅正规演出,不过是旧时天桥的露天杂戏搬到茶馆而已,其实追求演员观众互动,大家开开心心就行了。可是看客多是游客,生怕不小心坏了什么规矩而宁可拘谨,也不敢喝彩喧嚷,以致每有高潮处,只听到三两声喝彩和稀落的掌声,气氛减色不少。我倒是经常高声叫好,奈何全场寂寥。

一个半钟头过去,茶尽戏歇。

喝茶本是非常简单的事儿。不过,慢慢被加入很多内容和形式,互相支撑、呼应,才得以成事。茶情茶色,本是世事人情的映照。【By 陈标杰】(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