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31日零点30分。下了一整天整夜的绵绵细雨,在老家澄海,打从我29日傍晚回来以后。白天细雨,没有风,清冷,乡间的街路巷陌行人见得少了,摩托车倒是突突地到处赶着行程。
29日 回到家正赶上晚饭。老妈搓了一碗糯米汤圆,糖下得甜甜的,我七八口吞下了。自从我出外念书起,每次离家去北京,家里必定杀鹅一只,老妈拿到村里的神庙拜
神,又在家门口拜天。我数月后回家,必定又如此这般再置办一次;做一碗汤圆,专给我吃。我的出门和回家在家里看来非常郑重,老爸妈从不絮叨什么深情,只把 卤鹅、拜神、汤圆早早地妥帖置办。
我并不知道,别人家是否有如我家这种迎来送往的习惯。
邻居读初三的晓帆,过来向我要一首有“15 5 5”旋
律的箫谱,说国庆时听我吹过后,他几次在广播里留意到这个曲子,主要的几段旋律比较熟悉,想学这曲子。这小兄弟很有悟性,去年村里组织少年学吹笛,他很快
就对上手,熟吹曲子“十杯酒”。于是我去年春节在家,每天听进耳朵里不下数十杯酒。游神那天,少年竹笛队配合潮州锣鼓,有模有样。他的箫是国庆时我教他
的,三个月下来,他竟然熟悉了《梅花三弄》(他之前并不知曲名)的旋律,并要我把谱子教他。啧啧,要知道,我横吹胡子竖吹箫两年,也只不过刚刚把这个4分钟曲子较为流畅地吹下来而已。
在老家越来越怕见人。每见一人,必追问我“找女朋友没有”之类;长辈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老大不小了,云云。我从没什么行动,知道“理屈”,只好回说,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女朋友岂是那么容易可遇可求么?追问我做不到的事,跟追杀无异了。在这个话题上,年龄越增长,越成过街老鼠;知道要被追问了,抢先顾 左右而言他。
刚才夜晚刚过12点,农历十二月初一了,噼噼啪啪响起一串鞭炮。那是有人在神庙拜神。十二月初一是
稍微庄重的日子,拜神求平安的日子。这一天开始,农历的年底众多拜神日便接踵而来了,延续到整个春节。村里各个神庙前都搭建了小戏棚,台上搁一台电视,放
潮剧的片子。这是典型的障眼法。因为今天并不算太隆重,所以给神娱乐视听的,只是放片子。到了大节日,请附近甚至福建的提线木偶戏班,配合潮剧录音演木偶
戏,请神过戏瘾。于是夜晚都听着神庙的咿咿呀呀入眠。
夜晚,侵上头的,满脑子都是感性。权且取将一点儿过来奉养、修造博客,豆腐渣工程也不管了。(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