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到商业常识的此岸

(2005-11-11 12:15:07)
分类: 商业
   有些事儿我们已经习惯了:或大牌或希望成为大牌的企业动辄宣称要血脉喷张地增加投资,要扩张,要怎样怎样,信誓旦旦地以为他们按照激动人心的计划去做了,成功就倚马可待。结果当然成败都有,但是,造成失败的一些原因,似乎是因为背离了常识。
   家电业就是一个例子。
   今年,包括空调厂商在内的大部分家电厂商都说以后市场的增长点在广阔的农村,从而信誓旦旦地投资扩张经销商。6月份,我到陕西探访农村空调市场的情况。在渭南市的一个小镇庄里镇,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这个6万人口的小镇,实际上多年以前,大部分空调厂商就进来了,开了不少的门店。然而,接二连三地关闭了。究其原因,消费力太小了,本地属于农村,唯一的 工业是一个机械厂,劳动力的人均收入是每月600多元。想象一下,用三四个月的全部收入来换取一台普通的空调机,多少人会愿意?而且,大多数人对电视、、 洗衣机、冰箱的需求肯定要排在空调之前,在这些东西没有配备齐全之前,肯定不会考虑买空调。所以,这几年,不断地有空调店关闭了。可是,不断地有别的空调 厂商又进来了,因为他们坚信,农村市场是无穷的,开发度很低,潜力大。
   潜力大是对的。高屋建瓴地做一些大趋势的判断往往比什么都容易。问题是,市场的基本情况没有摸清楚,真正走起来就要摔倒。这只是一个常识。
   另外的一个事儿是手机业,这越来越让人理不清头绪了。核准制下第四批手机牌照就要出来了,得到资格制造手机的厂商又会再增加好几个。所有得到牌照的厂商无 不欣喜若狂,似乎一纸许可证马上就能转化为一笔大额进账单。可现实是,国产手机大面积亏损,产能过剩。
   但是为什么还有更多的厂商挤破头要进来呢?
   几乎所有的新厂商都认为,市场会分化、整合,而他们有能力处于主动。他们觉得,亏损和溃败不会落在自己头上。说句不好听的,这是“睁眼瞎”:因为没有牌照而被压抑太久,以至于这股冲动一旦释放出来,失去理性了。
   看看现在的情势,国产手机业在一个行业亏损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厂商却在一边投资,一边自顾自吹着美丽的肥皂泡。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一个投资的大泡 沫,竟然产生于一个已经亏损落败的行业,而不是该行业正处于上升通道。基本的需求供给的概念被忘了。
   我想起来一个事情。因为老家在农村的缘故,我注意到,2003年南方的水稻因为水灾而歉收,北方主要作物玉米因旱灾、蝗灾而歉收;而另一方面,一些市场研 究机构的信息表明,国家的粮食确实供应少了。当时,我觉得,像稻谷和饲料这些基本的原料,几个月内在我们那儿肯定要大大涨价了,那些买卖粮食的商人要是这 会儿大量购进稻谷,肯定能挣一笔。几个月后,不出所料,稻谷从每百斤40多人涨到了80多元,不曾掉下来。
   投资本来没有领域高下之分,不是说做家电的投资就一定要比买卖稻谷高层次、高明。我觉得,需求供给的情况是做市场的人必须了解的基本常识,对于农产品市场适用,对手机等家电市场也一样。
   有些事情说得那么玄乎,其实用常识就可以判断那事儿“有点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