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1--界头岭,楚游起点
(2022-11-16 19:18:06)
标签:
历史徐霞客旅游 |
分类: 徐霞客的故事 |
出生入死
——徐霞客楚游日记
0、片头
雷鸣的掌声……(1959年4月)主席台。站立着的大诗人停了拍掌,会场的掌声也慢慢停息。
大诗人乡音很重的继续着讲话:“……我有这个志向,我很想学徐霞客。他就是走路,一辈子就是这么走……《徐霞客游记》可以看”。
一本《徐霞客游记》。
接着是各种版本的《徐霞客游记》……
一个发黄的老版《徐霞客游记》,缓缓打开到“楚游日记”一页:
【特写】:楚游日记【渐隐】
1、界头岭,“楚游”起点
【渐显】 群山,山顶。残雪。界碑。路从石碑旁向前,隐进茂密的灌木丛。
【字幕】(书写出,下同): 正月初十日 茶陵-界头岭
晨阳升起。逆光中,粗声的喘气,还有“吱吱”的竹杠声。一行七人背负着晨阳爬上山来,渐次入镜:
领头的是位年过半百的儒雅老人,颔下三、四寸灰须,身着锦(棉)袍,头戴远游冠,肩背一个黄(油)布袋,手持木杖。虽瘦高如“枯道人”,却精神矍铄。【字幕】:徐霞客(人物名竖排人物身边-下同)
紧跟其后的是位英俊后生:20来岁,一身短打,棉衣、棉裤、绑腿、瓜皮帽,也是持杖行,他随时留意着老爷的状态,很尽心、很机灵的样子,可看出是个家仆的身份。【字幕】:顾行
再是一位和尚:40余岁,略胖,身着青色僧袍,很憨厚的神态。脖上一串念珠,持杖行,因胖走得很累,不时的擦汗。【字幕】:静闻
接着是抬竹轿的两个轿夫,轿上却是大箱笼,因装的都是书,很重的感觉,“吱吱”的声音就发自轿杠。
最后是二挑夫,各挑包袱,小箱等杂件,就显得比较轻松了。
(此时的排场很大,徐霞客和顾行的行李很多:竹撞:装书和他的游记手稿;大笥:装书和食物、药品;皮挂箱装炊具、餐具、茶具;皮箱装银子、贵重物、信函等;另外还有被褥、衣物鞋袜巾冠等,裹成大包袱。徐霞客不离身的黄油布包里,装笔包、墨盒、印盒、日记册页、碎银散钱等物。静闻有个竹笈,装经卷等,有个包袱,装衣物鞋袜等)
徐霞客走近界碑,这面(顺光)看到的是:“江西永新界”,再绕到另一边(逆光),看到的是:“湖广茶陵界”。
徐霞客手拍界石,高兴地招呼众人:“进茶陵了,歇歇脚吧。”
轿夫、挑夫们环着界碑旁放下行李,即擦汗、喝水、抽烟。
徐霞客抚着短须(习惯动作,思则捻,喜则抚),四望观察。留意到路两边已不成形的壕沟,引起兴趣,招一壮年轿夫:“这位大哥,你来。”轿夫卷着纸烟过来。
徐:“此壕沟似乎有什么来历?”轿夫为徐霞客指点:“你老,这是个古迹呢,‘吴楚界沟’,一边是吴国,一边是楚国。这地方就叫做“界头岭’。”徐:“哦。茶陵还有哪些名胜古迹?”轿夫:“那就不太清楚了。”徐:“名山大川呢?”轿夫:“名山是云阳山,人称‘小南岳’,我们江西老表来南岳烧香,先拜云阳,再上衡山。大川么是洣水,源出酃县,在衡山入湘江。”徐:“云阳山、洣水,《大明一统志》里是有记载的。洣水,可有往衡州的船?”轿夫:“有。莫说衡州,下长沙也是有的。”
徐霞客向静闻(其时正盘坐于地闭眼念经):“静闻,下山后先租船,你随船行,带行李直接去衡州,衡州城北有个青草桥,你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下来。阿行随我行,先游云阳山,再登南岳,七日后,到衡州青草桥找你。”
静闻回应道:“静闻只依霞客公主意。”
徐霞客转向轿夫挑夫问:“各位,歇好了么?”众人回应:“歇好了。”徐:“那好,我们走。”望静闻和顾行:“我们就从界头岭开始‘楚游’。”
徐霞客领头下岭。可看出,他此时的兴致很高。
【话外音】:徐霞客兴冲冲的开始了所称的“楚游”。他没有料到的是,他的楚游,竟是一段“出生入死”的经历。
【写出片名】:
徐霞客楚游日记
【出品制作机构】……
【主要演职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