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核:《楚游日记》辩误

(2022-06-19 10:19:31)
标签:

历史

徐霞客

分类: 徐霞客研究

《楚游日记》辩误

 

笔者编注徐霞客《楚游日记》(于20174月成书《徐霞客湖南游记》)时,以三个版本为参照底本:

一是大达图书供应社版本(民国二十三年,后文简称大达版);

二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198710月第2版,简称古籍版);

三是贵州人民出版社版本(20089月·全译版,简称贵州版)。

编注过程中,细细地读这些原版,时不时碰到难得理解的字或词,即翻箱倒柜地去查证,认为其中一些应该是失误,即在编注时进行了订正。

笔者斗胆辩误,却不知把握是否得当,便以此文将其中一些条目示于众人,求请大家或指教、或增补。

另外,做此文,也希望有出版社再版《徐霞客游记》或《楚游日记》时,为编辑人员多少做点参考,莫再将错就错。

(注:《楚游日记》中,最多的失误是地名,粗略数数即有80余处,皆因徐霞客听音记字,乡音俚语,难免错记。笔者在拙著《徐霞客湖南游记》中皆有辩误,在此文中就不排列出来了。)

 

1、济一方甚

(明崇祯十年,1637年,下同)正月初十日,上午,徐霞客由江西永新县进入湖广茶陵州,是为楚游首日[因当天所记收于《江右游日记》最后一篇,多被今人忽视]。游皇雩仙时记:

……至庙,见庙南有涧奔涌,而不见上流。往察之,则卓峰之下,一窍甚庳,乱波由窍中流出,遂成滔滔之势。所称黄雩者,谓雩祝之所润,济一方甚

大达版无此句。古籍版、贵州版同。

涯,牙音,水边之意,如:学海无涯横无际涯。并无他意。“涯”字用在此文中,不知所云。该为何字,一时难以推测。

 

2、既雾而复(错字,下同)

正月十五日,徐霞客登紫微峰:……念前有路而忽无,既雾而复,欲下而转上,皆山灵未献此奇,故使浪游之踪,迂回其辙耳。

大达版无此句。古籍版、贵州版均同。

“既雾而复雾”,意为“雾刚散去,雾又来了”,这是很明显的造句失误。根据前后文的内容推断,应该是“既雾而复”。意即:雾刚散去,霾又来了。

贵州版虽有注:“第二个‘雾’字疑为‘霾’”,但在文中却未改正。

有人说是“雨”或“霁”。应是误解。据此前记述,登顶时雨就已经停了。

 

3、没膝浸

正月十七日,徐霞客探云阳山上清洞。

贵州版为:……时顾仆守衣外洞,若泅水入,谁为递炬者?身可由水,炬岂能由水耶?况秦人洞水,余亦曾没膝浸,俱温然不觉其寒,而此洞水寒,与溪涧无异。

古籍版此句为:……况秦人洞水,余亦曾没膝,浸俱温,然不觉其寒,而此洞水寒,与溪涧无异

大达版此句为:……况秦人洞水,予虽没浸膝,温然可近,此水独寒。

笔者认为,大达版用词是正确的,“没”与“浸”近义,“股”与“膝”同类。贵州版错了一个“服”字;古籍版不仅错用了“服”字,断句也有误。

 

4、太平

正月十九日,徐公由攸县入衡山境。

古籍版、贵州版同:……入山,沿小溪西上,路分两歧:西北乃入山向衡小路,西南乃往太平附舟路。

大达版为“…西南四十五里,下太平岭……

大达版正确。古籍、贵州版所记“太平”为“太平”之误。太平寺今无寺,仅为地名。

 

5、朱陵大沥洞天

正月二十一日,徐公登南岳前先游山下的水帘洞,记:

……崖北石上大书“朱陵大沥洞天”,并“水帘洞”、“高山流水”诸字,皆宋、元人所书,不辨其款。

古籍版、贵州版同,大达版无此句。

真实情况是,水帘洞崖壁上刻的是“朱陵太虚洞天”六个大字。相传水帘洞是朱陵大帝[即祝融、南岳圣帝]居住的地方,故古称“朱陵洞”。“太虚”为道家用语,意为天地、环宇、世界。至于“大沥”,不知何意。

 

6、大禹“七十二字碑”

二月初一日,徐霞客游衡州石鼓山,记:

……湘江在其南,蒸江在其北,山由其间度脉,东突成峰,前为禹碑亭,大禹“七十二字碑”在焉。

古籍、贵州同,文中“七十二字碑”有误。大达版无这几个字。

禹王碑相传为大禹治水后所立,因为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又称岣嵝碑。碑上镌刻怪形文字共计77个,至今无人能识;有人识之,也未被公认。

 

7、夹亲潢

在二月初八日的日记里,徐霞客描述了衡州府府衙的情形。

贵州版为:……府在城之中,圆亘城半,朱垣碧瓦,新丽殊甚。前坊标曰“夹亲潢”,正门曰“端礼”

“夹铺亲潢”为“夹亲潢”之误。

“夹辅”,即辅佐。如《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潢,古有皇室之意,如天潢贵胄。

 

8母山

二月十一日,是徐霞客遭遇湘江浩劫之夜。劫后乘船返衡州,记:

……又西二十里为车江(或作汊江)。其北数里外即母山。

衡阳车江之北数里并没有在船上能见之山,能见之山在西北约20里,名“母山”,今为衡阳市近郊风景区。此处“云母山”疑为“雨母山”之误。

 

9/丝;东坡

二月二十一日,筹款期间到朋友刘明宇家,记:

……刘以蕨芽为供饷余,并前在天母殿所尝葵菜,为素供二绝。余忆王摩诘“松下清斋折露葵”,及东坡“蕨芽初长小儿拳”,尝念此二物,可与/丝共成三绝,而余乡俱无。

大达版缺本日日记。

/丝”条:

古籍版为“丝”,贵州版为“丝”,实为“”。

蓴:chún纯音,中间是“”而不是“甫”。蓴丝即莼菜,俗称“水葵、水菜、湖菜”等,主要产于苏州太湖、杭州西湖、萧山湘湖等湖泽中,古来一直被视作江南小菜中的珍品,与鲈鱼、茭白齐名。蓴丝(莼菜)深受文人喜爱,入诗甚多,多寓思乡意。

东坡”条:

此句诗并非[]东坡所咏,实为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所作 徐霞客非常仰慕黄庭坚,在游记中常提到黄的行踪,或引用黄的诗文。此处引用的是黄的《咏竹》诗: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三月天。

 

10不成声

三月初四日,徐霞客祭拜在湘江浩劫时殒命的艾行可,记:

下午过汊江,抵云集潭,去予昔日被难处不远,而云集则艾行可沉汨之所也。风雨凄其,光景顿别,欲为《楚辞》招之,不成声。

大达版无此句,古籍版、贵州版同。

”为“”之误。

黯:岸音,昏黑,如黯淡无光,黯然失色。可见,此字不合此情此境。

喑:因音,本义为因悲伤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后引伸为哑,如万马齐喑。可见,此处必是“喑不成声”。

 

11狮子

三月初十日,徐霞客带病游祁阳浯溪,记:

……第所谓“狮子者,在县南滨江二里,乃所经行地,而问之,已不可得。岂沙积流移,石亦不免沧桑耶?

古籍版、贵州版同,大达版无此句。

”为“”字之误。

坿,小丘。《大明一统志》:“狮子坿  在祁阳县治南湘江之侧,有巨石,状如狮子。古箴云:狮子冲毬出状元”。徐霞客过时,已无存了,所以才有后句的感慨。

 

12、探窟踞

三月一十三日,徐霞客游永州府城,有记:

……因探窟踞,穿云肺而剖莲房,上瞰既奇,下穿尤幻。

古籍版、贵州版同,大达版无此句。

”应为“”字之误。

萼:饿音,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如花萼。

堮,饿音,地面山石凸起成界划、棱坎、边埂的部分,如垠堮

由文中意思来看,不会骑在“花萼”上,只能跨在“石堮”上。

 

13似形

三月十四日,徐霞客在永州寻访芝山,记:

……当即《志》所称万石山,而郡人作记或称为陶家冲[桃江村](土名);或称为芝山(似形名)。

大达版无此句,古籍版、贵州版同

 “似形名”语法不通,笔者疑为“似形名”之误,意思是,芝山“似灵芝之形、以为之名”。

 

14翁;雷石

翁”条:

三月十五日,徐霞客乘船逆潇水而上,从永州往道州,记:

……泷中有麻潭驿(属零陵)。驿南四十里属道州,驿北三十里属零陵。按其地即丹翁宅也,《志》云:在府南百里零陵泷下,唐永泰[唐代宗年号,公元765--766]中有泷水令唐节,去官即家于此泷,自称为丹翁。

大达版无此句,古籍版、贵州版同。

“丹翁”为“丹翁”之误。

《大明一统志》载:“丹崖翁宅  在府城南一百里,零陵泷下,其崖石色如丹。唐永泰中,有泷水令唐节去官,家于崖下,自称丹崖翁。元结剌道州,路出崖下见节,甚重之,因为作宅刻铭。”

“雷石”条:

贵州版中,同日日记:

……又按《志》:永州南六十里有雷石,当泷水口,唐置。

句中“”为“”之误。

《大明一统志》:雷石镇  在府城南六十里,当泷水口,唐初置。今称梅石市,在双牌县下游3公里处潇水西岸

 

15、麓道士

三月二十七日,徐霞客在九疑山中。贵州版为:

……《志》又引《太平广记》,鲁妙典为九疑女冠,麓道士授《太洞黄庭经》,入山十年,白日升天,而山中亦无知者。

“麓林道士”为“麓道士”之误。

《大明一统志》载:“麓床三级  在宁远县南、箫韶峰东北,宋乾道间汪、秦二道人修炼于此。第一麓床有石长一尺六寸,人迹仿佛;第二麓床有二石鉴,寒光清圆;第三麓床有巨石在路旁,号述术石龟。”

 

16、王淮

四月初五日,徐公在临武县寻游秀岩,记道:

……又南二里,从路右下,是为凤头岩,即宋王淮称“秀岩”者。

大达版、古籍版、贵州版都将“王淮锡”当作了人名。其实,“王淮”才是人名。

清同治版《临武县志》:“王淮,字伯清,[]理宗嘉定间来知县事,博雅好古,理政之余,则寄兴于山水间。《秀岩记》乃其手笔也。”王淮在任内欲为凤头岩更名,因家里存有米芾“秀岩”二字,“乃摹而镵诸石,以为之名,庶借名书得显于天下”,又撰《秀岩易名记》。

“锡”字似为“易”字之误。

 

17而荒

四月初六日,徐霞客由临武往宜章,贵州版记:

……乃循溪南东行,溪复转而北,溪北环成一坪,是为孙车坪[新车坪],涯际有小舟舶焉。即从溪南转入山峡,一里,南上一岭,曰车带岭。其岭而荒,行者俱为危言。

”为“”之误。

嶕:交音,形容山高,或称山顶

 

18杂遝

四月初七日,徐霞客进宜章县城。

贵州版记为:下午入[宜章]南镇关,至三星桥。过桥,则市肆夹道,行杂遝,盖南下广东之大道云。

大达版为:……商旅杂遝……

古籍版为:……行旅杂遝……

很明显,贵州版有误,以“李”代“旅”了。

 

19

四月初八日,在宜章境内,探野石岩:

……徘徊久之,还至失路处,见一石穴,即在所逾石下。乃匍伏入,其内起裂,列穴旁通,宛转透石坪下,皆明朗可穿。

三个版本均为“岈”。

《辞海》、《汉语词典》等中均查无“”字。笔者以为“岈”是“岈”之误。

嵖岈:嵯峨、高峻的样子。嵖,茶音。

 

20;千

四月十五日,有记:

……程水甘美出美酒,刘云:程乡有千酒,饮之至家而醉,昔尝置官酝于山下,名曰程酒,同醽醁酒献焉。

大达版无此段,古籍版、贵州版同。

“刘”实为“刘”之误;“千酒”为“千酒”之误。

查《百度百科》:刘杳,487-536年,南朝梁文学家、藏书家、目录学家,著述甚丰,官至尚书左丞。刘杳、任昉、沈约三人为密友,一日,任昉问他酒有千里醉当是虚言?他回答说: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醉,亦其例。又指出此典故出于何书,任昉检之不差。

 

21兴收

四月二十二日,徐霞客深夜乘小舟追赶租乘的客船,记为:

……舟人言:“适有二舟泊下流,颇似昨所过松柏官舫”(其舟乃广右送李道尊至湘潭者,一为送官兴收典史徐姓者所乘,一即余所附者)。

大达版无此段。古籍版、贵州版同。

“兴收”二字在此处不知何意,可能有误。

贵州版有注:“一为送官兴收典史徐姓者所乘”,“兴收”二字疑有误。

 

22解衣救难之

四月二十五日,徐霞客往永州,路过白水时,贵州版记为:

……既泊,上觅戴明凡家,谢其解衣救难之,而明凡往永[]不值。

大达版无此句,古籍版为:解衣救难之

   显然,贵州版有误,以“患”代“惠”了,把意思都弄反了。

 

23糖羊

四月二十七日,在祁阳,游甘泉寺,记:

……寺前环堵左绕,其中已芜,而闭户之上,有砖镌“延陵道意” 四字,岂亦邹忠公之遗迹耶?而土人已莫知之,那得此字之长为糖羊也。

大达版无此句;古籍版为:长为餹羊;贵州版为:长为糖羊。

《辞海》、《汉语词典》等,查无此词。

 

24口关

闰四月初二日,船至永州前,贵州版记为:

……共四十里,泊于口关,日尚高舂也。

口关”系“口关”之误。

“湘口”在零陵城北,即潇、湘二水汇流处,狭义的“潇湘”即为此。

 

2022/6/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