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宏观调控时期楼市震荡和小姐“缩水”
□
杨哲彬
(一)流年不利
后宏观调控时期的楼市呈现一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
北京南三环外中海城三期板楼每平方米12000元,比上半年推出的房源降了1000元左右。老业主纷纷声讨开发商降价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对此,销售员解释主要是“因为这期房子品质不如上一期”。你瞧,把这孩子都急得语无伦次了——历来开发商宣传自己的楼盘都是一期比一期好呀。所以,上面的话怎么听都感觉特别扭。
酷爱户外体育运动的王石,流年也大大不利。由夫人炒股引发的后院风波刚平息,又闹出了“捐款门”,紧接着是“退房门”“罚款门”……上海、杭州大批的客户聚众“维权”,冲冠一怒砸了王石的售楼处;同时,南京万科的楼盘涉嫌定价违规,涉及的罚款金额为5000余万元,日前数十名业主堵在门口要求赔款,把臭鸡蛋丢在了大门上。我的朋友小胖说,幸亏万科没在西藏开发楼盘,否则,王石攀登珠峰的途中,有可能被愤怒的藏族业主一脚踹下深渊。
(二)鱼龙混杂
乱哄哄的舞台上有一个声音高叫着:救市!站在最前面的人似乎姓朱。朱最近火气蛮大的,前不久曾在公开场合对一个惹他不高兴的记者大放厥词。朱说房地产开发规模下降将对国民经济健康带来不利,导致烂尾楼等大量问题,尤其对金融业冲击很大。
与朱站在一起的还有潘。潘也再次跳起来高声呼吁政府救市,他认为如果大面积的房地产商“死翘翘”,房价不但不跌,反而会继续上翘。
小胖听了朱和潘的声音,感觉挺可笑也挺荒唐,但苦于自身的学养不够,一时不知如何辩驳才好。可是……可是那些似乎很有学养的人,又在忙着赌博。比如身为某大学教授的徐,除了忙着赌博,根本没时间理人。
对了,潘最近撰文说“这几年人们的居住质量大大改善,好了三四倍。可是企业的办公条件却不好。”确实如此,很多企业还躲在住宅楼或者不伦不类的“商住两用楼”中办公,虽美其名曰“SOHO生活”,实际却是商住互扰、鱼龙混杂的怪胎。
我们说“SOHO楼宇”是这一代开发商给社会留下的“怪胎”,丝毫也不为过。打着住宅立项的幌子,借此少交了土地出让金和大笔税费,却粉饰包装成SOHO楼宇,大赚昧心钱。潘是否有兴趣匡算一下,在所谓的“SOHO楼宇”中居住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到底是好了三四倍?还是差了许多倍呢?
(三)“震荡缩水”
曾经叱诧风云的华尔街正风声鹤唳,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和贝尔斯登被收购。据披露,中国央行储备所持有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的债券共4000亿美元。数日前,小胖去娱乐场所花天酒地,一个相熟的坐台小姐一脸忧郁地问小胖:房价会跌吗——这位从事特殊职业的小姐去年也贷款购买了一套高档住房。我很想知道她在申请房贷时提供的《个人收入证明》,银行是怎么审查通过的?奇怪!
被雷曼兄弟持股的富力、首创、北辰、绿城等地产大鳄正经受“盘面震荡”,股价大幅“缩水”。投资银行瑞信上周发表研究报告,预期中国物业价格将进一步向下,并相信短期内政府不大可能政策放宽。瑞信表示,在一批内地房地产股中,合生创展(0754.HK)将“跑输大市”。假如那个特殊行业的小姐刚好买了合生的房产,不知听了这个消息后她会不会也发生“震荡”和“缩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