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过半投资者不会冒然试水期指
专家详解股指期货八大疑问
高门槛、高风险、高技术,将大量中小散户拒之期指门外。
这一被众多投资者视为“尖端游戏”的股指期货虽说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然而真正能够参与其中的交易者却是凤毛麟角。中登公司近日发布的统计月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两市持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账户数量占比高达83.47%,另有13.76%的投资者持股市值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也就是说,倘若按持有A股流通市值数据粗略计算,能够达到股指期货交易“50万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比重不足3%,即不足151万户。然而,在这“达标”的3%窄众人群里,也并非均计划开户交易。记者在小范围的调查中发现,相对资金量较大的一些投资者纷纷表示,不会冒然试水博弈。
本期,记者汇总了目前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普遍存在的八大疑问,邀请到业界著名证券分析师李锋、北京中期期货公司天津营业部总经理苗冠锋等权威专家为广大投资者进行全方位解析。
疑问一: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成绩不错,是否意味着炒期指胜算较大?
采访调查中,不少期货投资者认为,在资金量允许的情况下,只要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成绩不错,就可以在期指正式上线后参与博弈,应该说历经仿真交易过程中的不断操练,正式交易的胜算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对此,北京中期期货公司天津营业部总经理苗冠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他说:“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成绩不错,可以提高炒期指的胜算率,但这并不意味着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成绩不错炒期指的胜算率就一定高。虽然说参加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期货合约,交易机制并获得一些盘面感觉和交易经验,减少在未来真实交易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但是由于仿真交易的资金是虚拟的,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心态很放松,完全是按照平常心在进行交易,所以交易过程比较客观。然而,一旦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去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时候,盈亏直接影响到自己的资金状况,届时投资者还能否做到完全的平常心态去交易就不好说了。此外,投资者在浮盈的时候是否贪婪,在浮亏的时候是否恐惧,以及平仓的时候是犹豫不决还是果断执行,如此种种都将影响到最终交易的效果。”此外,也有专家表示说,在未来股指期货的真实交易过程中,多空双方争夺将会更加激烈,甚至还有可能存在内幕交易与股价操纵及各种陷阱,这显然不是仿真交易所能比拟的。
疑问二:期指也有“现货”,借道投资是否更明智、更安全?
在股指期货推出日期迫近之际,不少被高门槛隔绝在外的小散户们始终议论着“借道投资”的话题。由于股指期货交易与钢材、大豆、原油等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与流程,正如大豆是大豆期货的现货一样,期指也有现货,即股市上与之相对应的指数。于是,一些投资者想到了指数型基金。那么,购买指基是否能沾期指的光?又是否更稳妥安全呢?
据了解,眼下中金所设计的期指合约,依据的正是沪深300指数,也就是说,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参考标的较一致。若单从投资门槛方面看,指数基金起点一般在几百元至一千元不等,与其他基金最大区别在于被动跟踪股票市场的某一种指数,并保持95%以上的仓位。换言之,指数涨指基净值收益就涨,指数跌指基收益也跌。如若看反了方向便会遭遇亏损,但卖出即可止损。目前市场上较常见的指数基金包括华夏沪深300、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基金,银河沪深300价值等,这些基金都是跟踪沪深300指数的,或自300中“优中选优”挑选100只股进行跟踪。
基金分析人士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有望使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价格因资金追捧而进一步上涨,从而对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产品及那些主要投资于沪深300成份股的偏股型基金构成利好。专家预计,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还有可能出现更为细化的可专门针对股指期货的基金,但专家同时也提醒投资者,购买指基还是以沪深300基金为主。
疑问三:相比于传统的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的风险是否更大些?
众所周知,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必要满足三大硬性指标:首先是有资金,开户资金门槛为50万元,一手合约最少在105万元,保证金最低为12万至13万元;其次是要有知识,投资者需要通过股指期货相关知识测试;第三是要有经历,投资者最好具备至少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成交记录,或者最近三年内具有至少10笔以上的商品期货成交记录。
从硬性指标上看,似乎相比于传统的商品期货而言,股指期货的风险要更大。采访中,苗冠锋验证了这一说法,“的确如此,相比传统的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的风险相对较大。第一,金融期货产品的价格波动往往大于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股指期货属于金融期货,其价格波动性要比商品期货更强,同时风险也相对更大。第二,目前国内商品期货的涨跌停板限制都是在每日的正负5%左右,而股指期货的涨跌停板限制都是在每日的正负10%左右,从波动的幅度来看也要比商品期货大。由此看来,股指期货的风险相对而言会更大些。”
疑问四:与炒股相比,股指期货的重要优势体现在哪?
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一旦股指期货推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审时度势地选择合适策略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总体来说,股指期货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规避系统风险、活跃股票市场、分散投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四点。那么,与进行股指所包括的股票交易相比,股指期货的重要优势体现在哪呢?
业界著名证券分析师李锋解析说:“首先,期指可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应该说,卖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国外对于卖空交易的进行没有较严格的条件,这就使得在金融市场上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很方便地完成卖空交易,譬如在英国只有证券做市商才能借到英国股票,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10A-1规定,投资者借股票必须通过证券经纪人来进行,同时还得交纳一定数量的相关费用。因此,卖空交易也并非人人可做。然而,进行指数期货交易则不然,事实上有半数以上的指数期货交易中都包括拥有卖空的交易头寸。其次,期指交易成本较低。相对于现货交易,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是相当低的,包括交易佣金、买卖价差、用于支付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税项。如在英国,期货合约是不用支付印花税的,并且购买指数期货只进行一笔交易,而想购买多种股票则需要进行多笔、大量的交易,交易成本很高。而美国一笔期货交易(包括建仓并平仓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费用只有30美元左右。有人认为,指数期货交易成本仅为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其三,期指具有较高的杠杆比率。在英国,对于一个初始保证只有2500英镑的期货交易帐户来说,它可以进行的金融时报100种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可达70000英镑,杠杆比率为28:1。由于保证金交纳的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最后,是期指的市场流动性较高,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要明显高于现货股票市场。”
疑问五:高血压、冠心病者是否不建议参与交易?
“我们应看到,股指期货确实是一种高风险投资。赚钱有杠杆效应,赔钱一样也是有的。操作失误时,甚至只需要两三个回合的折腾,投资者就会血本无归,而这种高风险显然是散户所难以承受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散户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业界资深财经评论人皮海洲在接受采访时首先表示道。
的确,受期货行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期货投资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根据美国、中国香港等地的股指期货操作经验,通常一个操作者在开盘高峰时间内,每分钟的买卖操作次数平均可达至10次,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达到20次以上,也就是两三秒钟就要完成一次决定。由此看来,此行当是不能允许诸如缺乏耐心、行动迟缓等等缺点存在的。而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抑郁症患者,单从病理特征上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上述缺陷,而且受外界刺激后极易发生急性病变。因此,为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专家建议患有这些病症的投资者尽量不要参与交易。总之,没有必要削尖脑往股指期货上钻,面对期指,投资者更应该从现实出发综合考虑,如果为此搭上健康就太不值了。
疑问六:后期管理层会否以推出迷你型期指的方式,来满足广大中小投资者需求?
对于投资股指期货的高门槛,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有失公平。
独立财经撰稿人曹中铭表示说:“股指期货作为市场的新生事物与金融衍生品种,不应该将市场中的大多数投资者排除在外。不能参与股指期货,让他们只成为看客,对他们而言难显公平。事实上,在创业板推出前,监管层同样纷纷警示创业板的风险,呼吁中小投资者不要参与,然而目前的创业板却几乎都是由中小投资者来支撑着。”在曹中铭看来,虽然出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目的,监管层才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但未来却可以通过推出迷你型股指期货的方式来满足那些资金量不大,但又有投资需求的投资者。只有这样,股指期货才不会只成为少数人的“游戏”,同时也能体现出让市场中的大多数投资者参与其中的公平原则。
采访中,对于迷你型股指期货在未来的推出,苗冠锋说道:“不排除这个可能,毕竟香港恒生指数也曾推出过迷你合约,而国外的sp500好像也推出了迷你合约。相信我国肯定也要在股指期货平稳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或许会对此有所考虑,毕竟从监管层面来讲,稳定高于一切,可控高于一切,保护中小投资者,不产生风险才是最为重要的。”
疑问七:未来成份股的市场表现是否要强于非成份股?
“在考虑了A
股推出股指期货初期,市场在交易制度、交易成本等因素尚不十分完美的前提条件下,我们依然认为,在期指推出之后,沪深300
指数的成份股市场表现将强于非成份股的市场表现。当然,另一前提条件是A
股市场不会紧随其后马上推出其他指数的股指期货。”海通证券研究员分析说。
回顾当年,新加坡在推出摩根台指期货时,摩根指数成份股立即成为市场上追逐的目标,而当时摩根成份股的报酬率也较其他类股要高。与此同时,当时外资调整台湾投资比重是采用自由浮动系数计算,占权重较大的大盘蓝筹股总能吸引较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应该说,在指数期货推出后,这一特征更是日益明显。“我们认为,股指期货引入对成份股的影响效应同样会在中国市场重演。沪深300
股指期货推出后,如果交易活跃的话,其成份股的表现仍将优于非成份股。目前,市场上大盘蓝筹股的行情,除了大盘蓝筹业绩优异,成长性良好,流动性好这些主要因素外,对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也是一个辅助性因素。建议投资者对标的指数成份股给予足够的关注,可重点关注优质受宏观经济刺激推出政策影响较小的成份股,且成份股不限于大盘蓝筹股,也包括盘子不大的优质成长股和资产注入类股票。”
疑问八:若欲参与期指交易,如何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由于股指期货存在基差风险、标的物风险、交割制度风险,因此对于欲参与期指博弈的少数投资者而言,应首先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对此,业界专家支出四招:
首先,要熟悉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软件的使用以及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控制由于对交易的无知而产生的风险。尤其对于那些习惯做多股票的投资者要学会做空,不能在不考虑价格和时间这两个因素的情况下,执著于只做死多头。其次是进行仓位与止损控制。由于每日结算制度会带来短期资金压力,因此投资者要学会抛弃股票市场满仓交易的操作习惯,控制好保证金的占比,防止因保证金不足被强行平仓的风险,提醒投资者不可抱侥幸心理硬扛或在贪婪心理驱使下按自我感觉逆趋势加仓。第三是做好合约到期的风险控制。由于股指期货存在到期日,投资者一方面需要把握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向现货价格回归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合约到期时的交割问题。最后一点,是要始终坚持操作纪律,不能把套期保值做成投机交易。套期保值者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或股票投资规模制定相应的套期保值计划。套利者一般是风险厌恶者,其追求的是资金的稳健增长,不可一时冲动改变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行单向的投机,进而导致押注似的盲目下单。总之,在决定参与股指期货博弈前,投资者一定要对这一新业务作以全面了解,不可轻视大意、盲目自信。
(王诗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