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守仁:下一步滨海新区应以全球战略眼光发展总部经济

(2009-06-15 09:30:55)
标签:

王守仁

财经

分类: CIRCLE●对话

“下一步滨海新区应以全球战略的眼光发展总部经济”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守仁

 

本报记者  王诗文

 

    融洽会期间,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机构负责人、企业高管齐聚滨海,在进行“资本恋爱”的同时,畅谈了滨海新区未来的规划与发展。就此话题,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复旦大学客座教授王守仁。

 

记者:您如何看待未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它的发展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王守仁:我认为,滨海新区是未来发展中很重要的一块,我觉得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天津的历史,天津在过去是华北工业重镇,后来随着外资的不断引进,从某种程度上损失了自己的传统产业,一些固有品牌在慢慢流失,于是天津本土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恒大烟都没有了。因此,滨海新区下一步应以全球战略的眼光注重发展总部经济,建立各行业的中心,将各产业中的总部不断引入并大力发展周边配套设施,而不要盲目地为了引进外资而引进外资。既然国家给了滨海新区这么多的优惠政策,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不要单纯地去建厂房一味地埋头搞制造,而一定要放眼总部经济。

记者:谈到“总部经济”这一概念,其所指的是否是一个“总部集聚效应”呢?

王守仁:是这样的。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而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从而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的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诸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多种经济效应。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不仅仅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而且更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

记者:在这次融洽会期间,“政府引导基金”一词被频繁提及,那么究竟什么是政府引导基金?它成立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王守仁:通俗地讲,政府引导基金就是属于后进的国家要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今后经济新的增长点,就必须要政府的资源或市场的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台湾从1984年开始先后搞了四个引导基金,汇集了1300亿台币。目前,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很迅猛,它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有一点必须强调,就是不能对资金的投资区域进行限制。毕竟风险投资资金的本意就是哪里有高收益就要往哪里去,倘若对投资区域进行限制,就完全违背了风险投资基金成立的本意,但实际操作中可以适当要求加大某一区域投资的支持力度。譬如北京的政策是,要求风险投资基金在当地的资金投入规模是政府注资的两倍,这种方式还是比较合适的。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引导基金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撬动民间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中,政府只要保证本金不亏损就行,即便有盈利也要继续进行投入。

记者:那么,政府又如何对基金的投资进行引导呢?

王守仁:我始终认为,政府对基金引导的最好的方式是政府为基金规划出具体能投资的行业,但如何在行业中选择具体需要投入的企业则不能过多的干涉,目前在国内比较成功的是深圳政府引导基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