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风景这边独好
(2008-12-23 11:08:31)
标签:
中小板股票 |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趋于一体化,对于任何一国而言,“独善其身”似乎只是脑海中的臆想,“在劫难逃”已成事实。然而,就在全球经济持续恶化的大背景下,外盘表现虽难言乐观,但近期A 股市场弱化外盘影响这一较为明显的趋势却让我们为之“眼前一亮”:从11月的市场看,A 股市场受影响的程度越发减弱。
对此,信泰证券天津营业部总经理丁小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A 股市场之所以有此积极的表现,一方面与经济政策的强力刺激有关,而另一方面与市场对于经济层面的预期在前期市场下跌幅度中反映较为充分也有紧密联系。由此看来,在经济背景依然严峻的格局下,政府经济刺激政策仍有依次推出的可能,市场虽不能彻底游离于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环境,但前期跟随经济和外盘的亦步亦趋格局将有所改变,A 股市场自身‘免疫功能’将有所提升。”
在丁小刚看来,基于宏观调控政策在实质上已发生较大的转变,保经济增长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虽不奢望经济反转,但毕竟对冲经济下滑的预期可以提升。“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实现‘双转向’,确保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意味着国家未来寄希望于通过加大基建投资、扩大内需,以达到刺激经济,防止增速过快下滑的目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让市场感受到了政府保增长的决心,因此市场前期过度的悲观的预期在明显改善。”然而,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会有一个时延,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较快,财政政策较慢,从中国实际情况看一般为六个月以上。虽然财政、货币政策都已经转向,但专家们普遍认为在短期内仍难以防止经济增长的下滑趋势。综合以上因素,丁小刚认为,虽然股市下跌最猛烈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广大投资者仍然要面对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
在行业配置方面,丁小刚表示:“中央在推出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之后,地方政府也一并积极跟进,推出的刺激方案已远远超出中央的“四万亿元”,有数据称已达18万亿之多。政府主导投资能够较大的提高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主要是消化工业企业库存。从目前看来,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机场、电力、水利环保、农业等方面,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钢铁、建材、机械等行业的需求、降低其库存,推动第二产业投资尽快走出下滑的通道。因此在我看来,这段时间的股票投资应重点关注刺激内需政策受益品种,如工程机械、水泥、建材、农业、建设企业、铁路基建、电力设备、重卡以及医药、公用事业等未来业绩可能稳中有增的品种。需要特别提醒投资者要注意的是,银行业绩虽稳定增长,但在降息潮中,由于利差减少,收益增长将会大打折扣。”